第三次预选 b小调奏鸣曲

一个小时的演奏。

十二位参赛者都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展示自己。

内容没有限制,可以自由选择弹奏哪首曲子,曲子的组合也可以自由安排。

现代的我们,可以将各个时代的音乐随意组合在一起弹奏。从十七世纪的巴赫到二十世纪的肖斯塔科维奇,从道理上来讲,我们可以演奏三百年间先人留下的音乐遗产。

但是,实际上,就算是专业的钢琴家——也许正因为是专业的钢琴家,才不能随意选择自己要弹的曲子。

听众想听的曲子和钢琴家想弹的曲子不一定一样。例如,所谓现代音乐,其实“一般”的听众都敬而远之。常常听说独奏会主办者要求节目里不能有现代音乐,于是只能插入肖邦和贝多芬的名曲,以此为卖点,才好不容易换来演奏一首现代音乐的机会。

成为人气钢琴家之后,粉丝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照顾观众的口味。为了卖出更多的票,让音乐厅填满观众,更要演奏观众想听的曲子。

报纸和杂志,还有传单上印刷的节目中,能看出客人想听的曲子和钢琴家想弹的曲子在打架。卖票的那一方的担心,和钢琴家想冒险的冲动,都表露得一清二楚。

从这一点来说,音乐比赛,可能成为一个实验节目的试水场所,可以不在意票房。可以展示自己技术的极限,也是最能展开冒险的地方。

马赛尔在舞台侧翼漫无边际地想着这些事情。

自己想弹的曲子恰好是观众想听的曲子,真想成为这样的钢琴家。

他不是没这么想过。

那就是说,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曲子,要让听众也觉得有意思。每首曲子都要最大限度地展示出它的魅力,传达出它的魅力。

虽然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不过马赛尔有自己的野心。

那就是开创“新古典”——就像现在那些被称为“古典音乐家”的作曲家那样,成为“新的”钢琴作曲家。

肖邦、舒曼、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巴托克。

他们既是出色的钢琴家,又是作曲家。现在不是更应该出现更多的钢琴作曲家吗?

当然自己还没有到能够跟他们并肩的程度。弹好前辈们的曲子,就算花费一生也不一定够,还是先学会弹奏曲子吧,也许有人会这样说。

现在也有钢琴作曲家,但古典方面的很少。且大多是在现代音乐的范畴内,比如电影音乐,或者是轻音乐,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古典钢琴家发表过自己的曲目。

很多钢琴家技术高超,为什么这些人中间没有出现钢琴作曲家呢?马赛尔觉得不可思议。

虽说如此,所谓的现代音乐大部分只活在极小的范围内,变成了作曲家和评论家的音乐,并不是用来弹奏和欣赏的。

可能是将两者打通的钢琴家没有出现吧。

马赛尔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但是就算是被评价以自由奔放的天才演出打破音乐界限的弗里德里希·古尔达,他自己作曲也是从爵士钢琴开始。虽然带着维也纳正统派的风格,仍然被当作怪人。在古典钢琴家中,被视为脱离正统的存在。传统的诅咒就是如此强大,樊篱很高。

要是哪一天自己能够做到的话……

马赛尔一直怀着这样的梦想。

为钢琴作曲,卖自己的乐谱,让其他的钢琴家也能演奏。

这件事应该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吧。也许会被人评价为不知天高地厚,会被视为一个怪物。

但是,多希望在自己之后也有更多新的钢琴作曲家出现,在下一个世纪,再下一个世纪。人们也将继续弹奏着这些“新古典”钢琴曲。

这种想法抓住了他的心。

忽然,开演的铃声响起了。

哎呀,自己还站在成为职业钢琴家的入口呢。如此远大又无法无天的理想,如果告诉老师,应该会被嘲笑吧。

马赛尔苦笑着。

首先,还是在这里竭尽全力吧。

舞台监督田久保注意到了马赛尔的苦笑,一瞬间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马赛尔赶紧修正自己的表情。

“到时间了。”

田久保不带感情地说。

“祝你好运。”

听到这句话,已经是第三次了。

“多谢。”

马赛尔第三次向田久保回以笑容,走向明亮的舞台。

马赛尔第三次预选的第一首曲子是巴托克的奏鸣曲。

他令人意外地以不稳定的激烈敲打声开始,听众们被他拉向另一个世界。

第三次预选的第一首曲子是这首曲子,从很早以前他就定下来了。

这曲子很现代,又有些前卫的风格,从这首曲子开始,多少颠覆了以前马赛尔给人的稍许稚嫩的印象,让大家耳目一新。

巴托克在生前曾反复说,钢琴是旋律乐器,同时也是打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