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酸刻薄,是性格直率吗

(01)

杜甫很忙,也很悲催。

他悲催就悲催在,他的爷爷……有点刻薄。

杜甫的爷爷,叫杜审言,很有才气的大诗人。

他去参加科举,出了考场,就放声大哭起来。人们忙问:老杜,你哭什么?

杜审言悲伤道:考官要死了。

什么?众人大惊:考官得什么病了?

没得什么病。杜审言说:但他们那两把刷子,看了我的文章,铁定会羞死的。

你这个……众人摇头,心说这个老杜,你文才是高,但说话也不至于这么尖酸刻薄吧?

但杜审言认为,做人呢,要诚实,我的文才就是高,别人就得羞死。这是客观情况,为什么要遮遮掩掩不能说?

所以杜审言继续到处说,结果得罪了一大票的人,先是被充军发配,后来又被他的上司周季重陷害。杜甫的叔叔杜并,才刚刚13岁,为了替被陷害的父亲报仇,潜入周季重家,当胸一刀,“扑哧”,将周季重捅了个透心凉,当场死翘翘。

而13岁的杜并,也被周季重身边的武士当场杀死。

就因为嘴巴不肯饶人,杜审言死了个儿子。可他还改不了脾性。临病重时,环顾左右,说:我活着,压得你们这些废物,没有出头机会。我死了,你们总算有出头之日了……

总之,杜甫的爷爷,才华闻名于世,就是个固执倔强,说话不肯饶人的主。

(02)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

他痴迷作诗,走在路上,苦思一句诗: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是“推”字好还是“敲”字好?想得出了神,撞上了韩愈。韩愈告诉他用“敲”字比较好。

这就是“推敲”这个词的由来。

作诗,贾岛舍得下工夫。但在与人交往时,他却和杜甫的爷爷犯了同一个毛病——说话尖酸刻薄,嘴巴不肯饶人。

曾有一次,贾岛在法乾寺读书,忽然间门外走进来了个青年男子,一身华丽衣衫,径直上前来,翻阅贾岛的书稿文字。当时贾岛就怒了,劈手夺过来,呵斥道:你也能看懂诗?

青年男子脸色涨红,正要说话,贾岛拿手一指门外:请出去!

青年男子灰溜溜地走了,贾岛感觉好爽,继续心情愉快地写诗。就在这时,一位老和尚贼眉鼠眼地溜进来了:喂,贾岛,刚才陛下跟你说啥了?

啥玩意儿?贾岛有点蒙圈:你这穷僧破庙,哪来的什么陛下?

哎,老衲的庙怎么了?老和尚道:破庙有真龙,刚才皇帝微服私访,来到我的庙里。我告诉陛下说,著名诗人贾岛,正在我的庙里读书呢,陛下一听是你,立即就来了……喂,快说呀,刚才陛下都跟你说啥了?

陛下?微服私访?当时贾岛就蒙了,一骨碌爬起来:陛下,刚才我不是骂你,我就是那啥……那啥……唉,就是个嘴巴尖酸,言辞刻薄……

——有记载称,同样的事儿,贾岛干过两次,一次是斥责唐武宗,一次是痛斥唐宣宗。也许这两件事是同一起,但无论如何,贾岛嘴巴不饶人,这个习惯是千真万确的。

(03)

杜审言,贾岛,嘴巴不饶人倒也无妨,毕竟他们是有真材实料的,可以理解。

但有些人,水平不见得有多高,能力不见得有多强,但一张利口,比杜审言更毒,比贾岛更狠。

有句名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是说东晋时期的王姓与谢姓两个士族。

王家优秀的人,如书法家王羲之。谢家优秀的人,如名士谢安。

王羲之是古往今来头号大书圣。谢安则指挥淝水大战,名动天下。这两人都非虚名之士。

谢安有个弟弟,叫谢万。曾有人问王羲之,你是王家人,与谢家两兄弟相比,谁水平高些呀?

王羲之回答:这话你要是问谢安,他会说:我不如王羲之。但如果你要是问谢万,他则会说:王羲之算什么?你要记住,真正高水平的人,是特别谦和的。相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却往往眼高于顶,嘴不饶人。

王羲之的意思是说,谢家两兄弟,谢安是有真才实学,谢万则属驴的,只长了张会叫唤的大嘴巴。

话虽如此说,但谢万毕竟是出身于士族,所以他还是被朝廷选中,被派去统兵北征。

谢万出征了,他每天独自在营帐里孤芳自赏,谁也不搭理。手下人劝他:大帅,你这样不行,夫战,勇气也,你要鼓舞士卒们的勇气,就得谦和一些,给他们励励志啥的。

谦和一些?励励志?也行吧。谢万就召集将领们开会。将领们全都来了,谢万坐了半晌,拿扇子一指大家:你们呀,个个都是大头兵。

就这么一句话,差点没当场把将领们活活气死。

这哪里是励志?这明摆着骂大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