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养是一种温静的智慧(第2/3页)

心智不成熟,人格停滞于儿童期。这时候人的表现,是通过他人的反应来选择自我行为。这类人听到家庭教育,听到教养,也会频频点头,甚至发表些让人耳目一新的高见。但他这种行为,只不过是孩子气的炫耀,并非是真正的自我认知。一旦到了需要行动的时候,他就会突然间暴露出孩子的天性,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洪荒之力,就哗啦一家伙都释放了出来。

就如一个孩子,害怕家长不带他出门,不得不答应家长的任何要求。但等目的达到,到了公众场合,孩子终究是孩子,该哭就哭该闹就闹,这是极正常的表现,无可厚非。

(06)

心智不成熟的人,要在成年人的社会里打拼,谋求养家糊口的资源,这难度,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类人的心里,必然是压力巨大,心态苍凉,凡事不顺,动辄得咎。

不成熟的人,无论对他说多少大道理,教他多少日常礼节,都未必管用。因为他脑子里没有这些,强行灌输进去,根本不会在他的大脑皮层立脚,而是顺着他平滑的大脑边缘,直接消散在风中。

——拿本文开篇的那个司机来说,他又不是外星来客,岂有不知街边小饭馆的饭菜和服务质量的?之所以又吵又闹,只不过是孩子气在鼓动着他,总想在人堆里闹出点名堂,好吸引周围人的眼光。

还有那个来当救兵的父亲,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只不过,他的心智仍然停滞在婴幼期,视一切对自己行为的矫正,为一种冒犯。婴孩总是要突破禁制,想为自己赢得更多自由空间——说起来正常之至。

(07)

心智不成熟的人,比成熟的人知道更多的道理——因为他们老是被人提醒这些,已经听到快要疯掉的程度。

但这类人士的思维,表现为过度的情绪化、自我化与对抗化。

情绪化,是说不成熟的成年人士,对外界的反应以情绪面居多。当他们遭遇否定时,立时感到心理受挫,而不是进行“咦?原来你是这样看……”的成熟思维。不成熟者对别人的想法不感兴趣,过度受挫的心理伤痛,让他们的情绪如野火般熊熊燃烧,导致大脑无法正常思考。

自我化、不成熟的成年人,不具备把事情和人物、人物与观点区分开来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分辨率不是太高,在他们的思维中,对方是与事情同体的,也是与观点同体的。这类人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时,极易转为人身攻击。不是他们不讲逻辑,而是在他们眼里,人事、观点天人合一,没必要弄那么清楚。

搞对抗、心智不成熟的成年人,智力仍然停留在公众场合秀存在感的水平阶段。因为他们的自我尚不够强大,必须通过他人的关注以汲取营养。所以他们在社交甚至工作中,都无意识地秀出自我,自然而然地将来自于外界的否定视为挑衅,把别人的观点或建议,视为对自我的压抑。

(08)

心智不够成熟的人,需要进一步完成人格社会化。

所谓人格社会化,就是从纯粹的以自我为中心,转为能够接纳别人,认可别人,尊重别人,承认别人的状态。就是说你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再是纯粹的自我,而是能够同时观察到别人与你的区别。纵然是对方说出多么离谱的观点,但你知道事出有因,不会立即跳起来大喊一声:不对,you are wrong……

需要说明的是,成年人的幼稚化,也并非一无是处。历史上的智者,莫不是具有一颗童稚之心。正是这一点点自我的固执,才能够让他们不理会别人的闲言碎语,踏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最终或有所成。但悲哀的是,人类社会是非常讲究实用的,除非你的贡献在你人格社会化完成之前获得承认,否则,历史上许多杰出贡献者死后才被承认的悲剧,又有可能重演。

悲剧不好,我们可以多做贡献。

不要悲剧,我们就得两条腿狂奔,一边努力成就自我,以期快一点得到社会的承认。另一方面,还要修复自我人格,完成社会化转型。

(09)

要快一点成熟,需要这么五个流程:

第一步,先承认智慧是相对的,蠢萌是绝对的。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你已经很聪明,但更聪明一点,又有什么不好?

承认自己聪明有限,就接受了自己还有极大成长空间的事实。人生游戏,就算是开始了。

第二步:强制倾听,不反驳。

这一步也是非常之难,尤其是听到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时,内心那叫一个痛苦。但如果你顶住了,没有当场跳起来拍扁对方,那就接近于成功了。

第三步:在自己的观点与最愚蠢的见识之中,寻找妥协点。

成年人的社会游戏,不是小孩子的你输我赢,而是妥协合作。你可以不认可对方的人品,或者观点,但你跟他的钱没仇,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