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只是资本,成熟才意味机会

(01)

我有个朋友,开了家旅游公司,急缺人手,于是就在网上贴了个招聘启事。大意是:

你或许和我们一样,渴望着成就一番事业。你或许和我们一样,发自内心地喜爱旅游策划。那么来吧,让我们看看你此前的文案,再就目前旅游市场的热点,谈一谈你的看法,将这些材料发到我们的邮箱,如果你是我们期待的人,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应你的要求。

方案发出当日,他打开邮箱,顿时就哭了。

邮箱里,挤爆了不少于2000多封应聘邮件,哪怕他10分钟处理一个,满负荷工作也要一个月,才能大致看一遍。

然后他开始逐一查看应聘邮件,两小时以后,他哭了。

这次是被气哭的。

(02)

据我这位朋友统计,收到的2000多封邮件中,大致有五分之一,是长篇大论,详细叙述自己苦难人生的,没有往昔的策划文案,也没有当前市场的分析,但言外之意还是说清楚了——我日子过得这么苦,你忍心不把钱给我吗?

有五分之一的内容,发来了大量的奇特材料,说奇特也不对,多少跟招聘要求能沾上点边,只不过下载、解压缩的工作量有点大,让他欲哭无泪。

有五分之一的邮件,都是些极逗的疑问:旅游策划是什么?能不能说得详细点?不说也没关系,我相信自己会得到这个职位的,谁让我这个人天生就是那么好运气呢?

有五分之一的邮件,对这次招聘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但没理会招聘的要求,也就是没文案没分析,而是认真地询问:你们的待遇怎么样?如果待遇可以,我说不定可以考虑……

最后的五分之一,实际上是决心书,文字组合几乎没区别,都是这样说:旅游策划是个什么东东?没听说过,不了解,但请相信我,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惊喜,欧耶!

2000多封邮件中,只有几封涉及了自己以前的文案策划,但对第二个要求置之不理。

我这位朋友悲愤地说: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只不过是招个人手而已……

然后他在一个微信群里,说了一下这事,希望引起共鸣。

但万万没想到,他这个举措,犹如捅了马蜂窝,让他顿时陷入被围攻的窘境中。

(03)

朋友把这事发到朋友圈,是想告诫年轻人,求职或者人生,一定要认真一些,至少,人家的招聘要求,你总得看几眼吧?总不能丝毫不理会招聘者的要求,只知道一味地自说自话……

但是一个年轻人立即回应了他:我觉得挺好的呀,至少人家有勇气,表达他们的信心和愿望,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是……我这位朋友以为自己没把话说清楚,就又发了段文字,大概意思是:年轻人勇气固然可嘉,但求职是件认真的事,你至少应该看看招聘方的要求吧?就那么短几行文字,不至于看不懂吧?

圈里的年轻人顿时炸了,纷纷对他展开声讨,有一条反驳他的文字,立即受到年轻人们的疯狂转发,这条的大概意思是:难道你没有年轻过吗?请不要嘲笑一个年轻人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追求。无论这世界是如何险恶,我们年轻人,决不会放弃自己的梦……

不是……我那位朋友当时就崩溃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我这里是在说求职时你至少要看看人家的要求,怎么变成了我反对年轻人的梦想?

朋友问我:是我疯了,还是他们傻了?

我哈哈大笑,对他说:你没疯,孩子们也没傻。

只不过,你和这些孩子们一样,不清楚这样一条道理:

——还没有成熟的人,是听不进去别人的话的。

他们只是更急切地想要表达自我。

(04)

如果你从事过足够长的管理工作,就会注意到这样两桩怪事——

第一桩:人是一台高精度的信息发布仪。

第二桩:人是一台极差劲的信息采集仪。

这两桩事,说的是啥意思呢?

是说人类具有天才的表达能力与欲望,但在接收对方资讯方面,功能上存在着严重的欠缺。

——说白了,有相当数量的人,只知道嘟嘟哝哝自说自话,却听不懂别人的叙述。

青春期的年轻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压力来自于他们内心急切表达自我的欲望,与表达勇气的欠缺。一旦他们有了勇气,就能够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说上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

这阶段的孩子,对外界信息的接收敏感度,接近于零。用他们父母的话来说,就是根本听不进去人话,还没等你开口,他们已经烦躁地吼了起来:知道了知道了……实际上他们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不想听别人说话而已。这阶段他们唯一的兴趣就是表达,对别人的话表达憎恨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