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奥吉(第3/6页)

“呃……”我的心理阴影更大了。

Q的事情,我没有责怪土豆。一方面,他们已经快毕业三年了,分散在各中学,Q去向不明,要道歉的话,连人都找不到——即便找到他,这个歉又该从何道起?另一方面,土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已经自责不已,知错就改,永远都不嫌迟。

故事继续向前发展。不得不说,《奇迹男孩》不仅是一本及时之书,还是一本现实之书、全面之书。作者帕拉西奥可谓儿童心理学高手,她不仅了解孩子丰富敏感纤细的内心世界,还对中学校园的人际和生态了如指掌。她以复调的方式来写奥吉的故事:第一章叙述者是奥吉自己,第二章换成了奥吉读高中的姐姐维娅,第三章是唯一跟他要好的女生萨默尔,第四章是杰克,第五章是维娅的同学和男朋友贾斯汀,第七章是奥吉与维娅共同的好朋友米兰达,第六章和第八章又回到奥吉的视角。六个孩子,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描述、理解奥吉,对奥吉的命运和遭遇进行多侧面、多方位地剖析和解构,人物与情节环环相扣、息息相关,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中学生交往图景。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从中找到自我的投射。

土豆投射的对象自然是杰克。这个小男孩成为奥吉的同桌、好朋友和保护者,但他一开始并不是自愿的,而是校长图什曼的刻意安排。他对奥吉的情感有一个从出于责任到成为真正友情的过程。在无意中伤害奥吉,两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断交”后,杰克幡然醒悟,他出手打伤了朱利安,选择重新回到奥吉好朋友的位置。

看到这里,土豆说:“妈妈,奥吉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他出生在一个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爸爸妈妈姐姐外婆都无条件爱他,他坚强、勇敢、聪明、见多识广,动手能力强,知识丰富,字写得好,不仅善良还很幽默,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霸,他的优点可以让人忽略他的长相。杰克最后变得很勇敢,不惜打掉朱利安的一颗牙齿来维护奥吉,换作我,也会这么做的,因为朱利安是个混蛋,他虚伪、狡诈、势利,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都不会真正跟他做朋友!”

“那你的意思是?”

“其实我也想成为杰克那样的人,但是我不能,有两个原因,第一,Q有皮肤病,而且他性格脆弱,爱哭,成绩差,我没办法跟他做朋友;第二,我有几个好朋友,他们有的是奥数天才,有的是长跑冠军,有的是作文高手,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都很诚实、善良、开朗,我不可能不跟他们做朋友。”

“没错,你发现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奥吉确实是作者塑造出来的理想形象,他有疾,但并不残。他外表看起来不正常,其实内在心智、行为能力和品格不仅正常,更要优于普通孩子。正因为如此,他才可以不用上残障学校,而是跟普通孩子一样上常规学校,甚至是毕彻预科这样的名校。这也正是我们觉得故事引人入胜的原因:一个外表不正常的孩子,要进入一所正常的学校,必将造成巨大的反差,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奥吉不仅是医学奇迹,还是一个传奇的文学形象,人们喜欢阅读传奇。”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一个传奇?”

“我想,作者也许是想让人产生思考,如果像奥吉这样的‘奇迹’小孩要融入正常学校都那么难,那比他境况更差,需要特殊照顾的残疾孩子怎么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奥吉代表着一种分界线,在他之上,是普通人,在他之下,是需要特殊照顾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残疾人。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残疾人过着我们无法想象的黑暗生活,他们要么缺胳膊少腿,要么眼盲耳聋口哑,要么有智力或者语言障碍,甚至有可能集几种残疾于一身,而且他们可能从孩提时代起就遭受歧视和欺侮,一生都被正常社会抛弃和排斥。运气好的,有家人的支持和关爱,衣食无忧;再好一点,可以上特殊学校,学一点谋生的本领;运气最差的,不仅挣扎在贫困生活中,被外人排斥,还会遭到家人的歧视,比如我跟你讲过的傻子。就像你说的,在我们跟他们不能做朋友或者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难道就应该觉得他们低人一等,就可以欺负他、嘲笑他、打骂他,或者当他人对他们进行歧视和欺辱时,无动于衷地旁观?”

“可是也有很多传奇的残疾人啊,比如霍金?”

“没错,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残疾人是奇迹中的奇迹,他们的天才强大到可以突破残疾的限制,赢得全世界的喝彩与尊敬,甚至改变世界,比如霍金,比如作家史铁生,比如日本的盲人钢琴家辻井伸行,比如澳大利亚的演说家尼克·胡哲等等,但他们无一例外,背后都凝聚着艰辛的付出和家人巨大的关爱。应该说,他们的成功有多大,背后的痛苦就有多大。而且他们是极少数的幸运儿,是被上帝选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