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看我如何对付这操蛋的生活(第6/14页)

而当我再次登上那个舞台,到第三次、第四次,心态悄悄发生了变化,依然紧张,但是因为了解了流程,熟悉了那种心态,并且在那个舞台上也获得过一些掌声和认可,对于稿子和自己的表现心中有数了一些,所以从容了许多。

自信的获得有这样一个过程,培养自己的优势,获得外界的肯定,增加自己内心的“确定”,确定自己是可以做得好的,确定自己做完是可以得到赞美的,自然就有信心。

陈文茜专访李安时问他:你从小爱哭,又一直在输,这种孩子一般到了美国会输得更彻底,那你是怎么样在一个本来会让你更脆弱的地方,慢慢找到自信的呢?

李安说,自信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天生的。另外一个是外来给的肯定,当大家给你的肯定多了,你自然就会产生“自己也不错”的自信心。像当总统,一开始可能会害怕,但阅兵几次之后,样子就出来了。

很多人把自信归类为一种“性格”,仿佛自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根深蒂固的气质,很难获得,也很难失去。其实就如李安所说,后天确实是可以获得自信的,外来的肯定最终增加的也是对自我的“确定性”。

我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想明白这个道理,造成自卑的理由有千百种,人人都有自己的自卑指数,即便是一些看起来风光强大的人,之所以我们散发的气场不同,差别就在于,你有没有自信之处。

在我们的内心小宇宙里,自信心就像一颗颗小星星,每当我们确定自己可以做好一件事,就会有一颗星星亮起来,当星星足够多、足够亮时,我们看起来是光明笃定的,当黑暗的部分太多,我们就会消沉暗淡。一个人在很多方面都受挫,最终沮丧地发现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干什么都畏畏缩缩不敢尝试,他就会给自己下定语:我这个人就是不太自信,走到哪里都像一个不发光物体,引不起别人的注意。

不要总急着判定自己是一个不自信的人。

当在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场合总是很不自信时,我们要问问自己,我凭什么自信呢?

我在这个方面做了多少训练和试验,是否去寻找过方法,是否总结过失败的经验,有多少把握可以做好,如果没有,不自信就是必然的。

相反,即使已经做了足够的努力,也只能说明我不适合做这件事,没必要去判定自己是不自信的人,我依然可以干劲十足地去尝试其他事情。

如果可以自己做好很多事,哪怕是一两件事,那么凭这个而得到的肯定和自我确定,就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挺胸抬头、浑身笃定的自信者了。

这么多年来,你为什么可以一点都不成长

六岁的你,是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可爱小姑娘。

妈妈带你去游乐场玩,一进大门你就喊着说,想要坐旋转木马!妈妈指着门口卖雪糕的阿姨笑着怂恿你,自己去问问坐旋转木马怎么走。

你站在原地犹豫,到底要不要去,卖雪糕的阿姨在冲着你笑,可是你还是不敢去,因为你在担心,如果开口之后,阿姨不理你怎么办?这该是多么难堪,而小小的你,已经懂得害怕难堪。

所以,你只管推着妈妈去问。

从此,妈妈就喜欢在亲戚朋友面前称你是“内向胆小的女孩”,而你,也越发地不敢在人前开口了。

其实你并不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你内心丰富,有很多想法,只是越来越讲不出来了。

十二岁,你刚刚变成一名初中生,班主任老师上完课之后顺便宣布一个消息:新学期的班长选举即将举行,谁想当班长,一会儿去我办公室报名。

你觉得自己可以的,你性格温柔,很会为别人着想,在男生和女生中人缘都不错。上小学的时候就想当班长来着,可是班长的位置一直被另外一个男生霸占着,而前几天跟闺密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她说,她要选班上的文艺委员,那时候你还暗暗下决心,你也要去试试选班长。

可是你不敢去办公室找老师报名,晚上回到家里跟妈妈商量,妈妈也鼓励你去,还说,选不上就选不上呗,也没什么。可是你觉得太有什么了,报完名之后还要准备竞选演讲,现场投票,如果选不上的话,就等于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被用一张张选票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不被信任的人。

你最终还是没有去。而竞选成功的那个人,其实,并不如你。

十七岁,你喜欢上了隔壁班上的一个男孩,男孩肤白貌美,睫毛卷翘,会吹长笛,在学校新年晚会上唱小虎队的歌,帅气爆表。班上很多女生都喜欢他,下课之后女生们故意在他们班门口推推搡搡,就是为了多看他一眼,大胆的女生还会写信跟他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