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小心所谓成功学(第5/15页)

另外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例子是这样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

牧师正在准备讲道的稿子,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牧师无可奈何,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2角5分钱。”牧师以为这样会使约翰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样自己就可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但是,没过10分钟,儿子就敲开了他的房门,手中拿着那份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牧师对约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图感到十分惊奇,他问道:“孩子,你怎么这样快就拼好了地图?”“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牧师微笑起来,给了他儿子2角5分钱,对他说:“谢谢你!你替我准备了明天讲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然后,那些讲完这个故事的人会意味深长地说:

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就应改变你自己。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你的生活也会是快乐的;如果你心理状态是消极的,那么,生活也会是忧伤的。

可实际上,这完全是逻辑混乱的解释。就算是结论正确,有思考能力的人也应该拒绝那些逻辑混乱的论证过程。这个故事能符合逻辑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换一个角度,也许能找到很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而,牧师的结论,以及转述这个故事的成功学大师们转述的结论“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则只不过是偷换概念而已,连“类比说理”都算不上。用我的说法,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驴唇不对马嘴”,或者“驴唇对上马嘴”——反正怎么都不对!

励志肯定没有什么错,因为人就是需要鼓励,但不能胡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痛恨许多的励志书籍,甚至觉得很多时候,“成功学大师”干脆就等于“江湖骗子”。并且某种意义上,他们比江湖骗子还可恶,因为骗子最终只不过是骗走你一样东西,如果你聪明的话可能不会被骗,或者就算被骗了,也可以想办法弥补损失。但是,某些成功学大师并不一样,他拿了你的钱,获取你的信任,而后把你变成更傻的傻子。当然,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往往就会被那些所谓大师的伎俩逗乐;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那么多人成为大师的玩物,也难免无奈,因为最终你会发现那些大师的影响力确实大得惊人,信之者众。

要命的是这种逻辑混乱竟然真的可以带来理解上的惊喜。于是,大多数人不由自主、不加分辨地接受。可是,愚蠢地接受正确的结论有什么用呢?这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也确实可以得出很多有趣有益的结论。但是,拜托,能不能先做一个有逻辑能力的人再说呢?

除了“以偏概全”、“单向成立”之外,“成功学”书籍里甚至不乏赤裸裸的、厚颜无耻的逻辑混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赤裸裸的逻辑混乱的“成功学”例子是关于“态度改变一切”的一个例子。我知道,也相信“有些时候,仅仅态度上的改变就真的可以带来不同的结果”。然而,我认为用以下的逻辑让我接受,或者让任何人接受,都是不可能的,甚至是荒谬的。

他们将字母A到Z分别编上1到26的分数(即,A=1,B=2,…,Z=26),然后比较3个单词的分值:

1.你的知识(KNOWLEDGE)得到96分(11+14+15+23+12+5+4+7+5=96)

2.你的努力(HARDWORK)也只得到98分(8+1+18+4+23+15+18+11=98)

3.你的态度(ATTITUDE)才是左右你生命的全部,因为1+20+20+9+20+21+4+5=100

于是得出结论:“态度改变一切”。

拜托,讲点基础逻辑好不好呢?事实上,用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等于100的单词多的去了:

alienation(疏远)

boycott(联合抵制)

chimpanzee(黑猩猩)

coyness(羞怯)

frisson(颤抖)

inflation(通货膨胀)

socialism(社会主义)

stress(压力)

syndicate(财团)

turkey(火鸡,无用的东西)

wholesale(批发)

apoplectic(中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