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时的讨论(第2/5页)

杰西卡也补充说:“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就是,变化无处不在,迅速适应可以使我们占得先机。

“我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公司出售一套纸质百科全书,全套书有20多本。一位员工建议我们把所有的内容做成一张光盘,只卖现在价格的零头。这样更新内容就会很方便,生产成本也会降低,更多的人也都能买得起。但是,我们都不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呢?”内森问道。

“因为我们当时认为,挨家挨户推销图书的销售员是公司的中坚力量,想要留住这些员工就必须给他们高额的利润提成,因此图书的价格就不能降低。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这样做的,而且很成功,我们以为将来也会如此。”

劳拉评论说:“也许,故事中哼哼和唧唧成功后的沾沾自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曾经行得通的老方法。”

内森也补充说:“因此,大家认为自己原有的奶酪就是唯一的奶酪。”

“没错,而且我们还想一直享用它。

“现在回头看看,我发现并不是有人‘动了我们的奶酪’,而是因为奶酪本身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是它们自己走到了尽头。

“不管怎么样,我们没有及时调整,被一个竞争对手抢了先,结果我们的销量大幅下降。而且当公司出现了一个重大技术革新时,公司中仍然没有人愿意接受它。这种情况真的很令人担忧,恐怕我很快就要失业了。”

“你进入迷宫的时候到了!”卡洛斯大声喊道。大家都笑了起来,杰西卡也笑了。

卡洛斯转向杰西卡,对她说:“你现在能够自嘲了,这是一件好事。”

弗兰克也同意:“这正是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我总是太固执、不够洒脱。我注意到,唧唧的改变出现在他最终能够嘲笑自己和自己所做的傻事之后。也难怪他叫唧唧(唧唧,Haw,在英语中还有‘转变’的意思)啊。”

这句俏皮话把大家都给逗乐了。

过了一会儿,安杰拉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你们觉得哼哼最终会调整自己,找到新的奶酪吗?”

伊莱恩回答说:“我想他会的。”

但是柯瑞不同意她的观点。“有些人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他们最终会为此付出代价。我在行医的过程中见过许多像哼哼这样的人。他们觉得自己有权利享受‘奶酪’。当失去‘奶酪’后,他们把自己当做受害者,并且不停地责怪别人。比起那些能够抛开过去的包袱继续前进的人,他们的处境会差很多。”

这时,内森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我想,关键问题是,‘我们应该放下什么,朝着哪里前进。’”

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

“我必须承认,”内森接着说道,“其实我已经注意到,其他地区一些和我们类似的小商店已经陷入了困境,但是我认为我们不会。也许,在有能力的时候自己主动改变要比被动调整好得多。也许我们应该拿走自己的奶酪。”

“这是什么意思?”弗兰克有些不明白。

内森回答说:“我总是忍不住想,如果我们当初卖掉所有商店的地皮,建造一所大商场的话,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劳拉也若有所思:“也许,唧唧写在墙上的‘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尽情享受探险的过程’,就是这个意思。”

弗兰克接着说:“我觉得有些东西是不应该改变的,比如基本价值观。但是现在我意识到,如果自己早点随着奶酪一起变化,那现在的状况会好得多。”

“迈克尔,这个小故事很精彩,”全班最喜欢质疑一切的理查德说,“但是你是如何把它应用到公司中的呢?”

大家都还不知道,理查德正在经历一些人生的变故。他刚和妻子分居不久,独自一人照顾几个孩子,白天还要忙着工作,简直有些支撑不住了。

迈克尔回答说:“是这样的,我原来一直以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在问题出现之后处理它们。而事实上,我应该眼光更长远一些,应该提前注意到工作中的新动向。

“而且,这些问题搞得我疲惫不堪,工作中一点乐趣都没有。我就好比陷入一场马拉松比赛中无法脱身。”

劳拉似乎听明白了他的话:“也就是说,你应该做的是领导变革,而非应对目前的局面。”

“太对了,”迈克尔说,“后来,我听说了‘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并且意识到,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自己要做的都应该是描绘一幅大家都愿意为之努力的‘新奶酪’的前景,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变化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