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灵魂何以不朽(第5/6页)
有些学生问我,为什么会有人愿意重回人间,不选择在法国绵延的草原或墨西哥绚丽多彩的海岸线这些适宜居住的场所,而要选在一个脏乱不堪、老鼠横行的贫民区(slums)比如像纽约的哈林区(Harlem)。我相信如果我们选择住进一个脏乱不堪、老鼠肆虐的小单间公寓,是为了体会贫穷的滋味,可能因为在另一世当中我们是个富人。为了灵魂的完整与疗愈,我们一定会经历富有、贫穷、男性、女性、健康、病痛、大、小、强壮与脆弱的种种情境。正因如此,如果这一世我很富有,而其他人还住在老鼠出没的贫民窟,那么我应该去帮助他们,因为这是我灵性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里,我需要向各位强调两个重要的必须知晓的观念。首先,我们无法在这一世当中学会所有的事情,所以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们还要重回人间很多次。其次,每次我们重回世间,都是为了自我疗愈。
由此可见,我们的生命是一连串启发进化的过程,当我们完全疗愈之后,下一步我们会到哪里?何时才能抵达终点?你也许会去更高层次的灵魂境界,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天堂,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涅槃(nirvana)。
我一直坚信,这个世界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让人们体验各种情绪、感受、知觉与发展彼此的关系。我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到爱,感受到无上的喜悦欢愉;我们可以嗅到花香,触摸婴孩的柔软肌肤,欣赏美丽如画的风景,聆听风轻轻吹过的声音,这就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当下正身处一个大课堂之中。
问题是,如果放眼到未来数十年,我们面临的最重要考验就是,我们是让这间大课堂以我们为荣,还是会将这间大课堂彻底摧毁?最新发明的科技力量非同凡响,但我们真的就可以这样为所欲为吗?我不确定这是否出自我们本心中的自由意志(free will)的选择,还是一种注定的天命(destiny)中业力因果的安排。如果我们寻找到更高明的心智、更高度整合的智能(oneness),那么我们的星球将会被保存下来,而不是被摧毁掉,否则,我们只会在耗尽这个世界的资源之后,看着我们的地球整个消失殆尽。而那时,我们依然受苦的灵魂可能只能寻求另一个修炼的地方,但是,很大的可能是那个世界可能没有这个星球这么美丽,也可能并非实体。
每一个灵魂的年龄都相同,也可以说是毫无年龄可言,只不过有些灵魂比其他的灵魂进化得快一些。当然到最后,我们都会毕业,进入天人合一的一体之中(one),但是我们进化的速度,完全由个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而定。
我根据自己自由意志(free will)的觉知来写本书,这与我们灵魂自主选择父母或环境的那种能力是不同的,这可说是一种人类本源的意志,是我们在地球上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我将这种意志与命运区分出来,通常这样的意志能将我们的心智更好地整合起来,去做一些事,这当中包括好事情与坏事情。
在这个世界,我们可以自由决定自己想要吃什么、买什么车子、穿什么衣服,也可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假期。我们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的伴侣,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姻缘天命注定,比如我在卡茨基尔山(Catskill Mountains)遇到我的妻子卡洛尔时,我是个服务生,而她是来度假的客人,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但是我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则完全是依照我们的自由意愿进行的,我们决定要约会,最后又决定要结婚。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决定是否要不断增加自己爱与慈悲的能力。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小的善行,给自己内心带来安慰;我们抛弃自私自利,变得慷慨大方;我们不再心怀偏见,而是平和地尊敬他人。在生命中的每一个层面,我们都可以做出爱的决定,而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得到进化和成长。
哈佛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家、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约翰·马克博士(John E. Mack)曾经写过:
经历过几世纪的意识形态支离破碎的交锋之后,目前,我们正面临着科学、心理学与灵性的集体意识。当代的物理学与高等心理学都在向我们揭露一个领域……我们所有的感知都是来自一直高度关联的共鸣,这种共鸣在物质界和非物质界都存在,它能够实现宇宙的公平、真理与爱,而非仅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一般西方世界所谓的“非常规”的心智状态,但是在拥有伟大宗教传统的世界当中则被称为最初的宗教意念,你可以称为神秘的一体合一、天人合一或宇宙之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自我本体”可以无限发展,超越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