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少女(第3/12页)

夕雾现已可应大学寮考试了。源氏内大臣先叫他到自己跟前来预试一下。照例召请右大将、左大弁、式部大辅及左中弁等人来监试。又请出那位师傅大内记来,叫他指出《史记》较困难的各卷中考试时儒学博士可能提到的各节来,令夕雾通读一遍。但见他朗声诵读,毫无阻滞,各节义理,融会贯通,所有难解之处,无不了如指掌。其明慧实甚可惊。监试诸人,都赞叹他的天才,大家感动流泪。尤其是他的大母舅右中将,他叹息道:“太政大臣若在世间,该是何等欢喜啊!”说着,哭泣起来。源氏内大臣也情不自禁,叹道:“儿子日渐长大,父母随之而日渐愚痴,此乃世之常态。我等旁观他人如此演变,但觉可笑,不料自己年龄还不很老,也就如此了。”说着也举手拭泪。师傅大内记见此光景,以为自己教导有方,心中不胜欢喜,自觉面目光彩。右大将便敬他一杯酒。大内记喝得很醉,脸色十分黄瘦。这大内记脾气古怪,学识渊博,而怀才不遇,孤苦贫困。源氏赏识他的才学,特聘他为西席。他身受过分的优遇,似觉源氏内大臣的恩德使他脱胎换骨了。况且将来夕雾发迹,他还可受到无上的信任呢。

大学考试之日,王侯贵族的车马云集大学寮门前,不可胜数。几乎满朝公卿全部来到了。冠者夕雾公子由无数人员簇拥而入,其仪容之俊美,实不堪与一般考生为伍。以前参与起字仪式的那一群寒酸儒者也来了,教夕雾列席他们之末座,难怪他心中委屈呢。这里也象起字仪式中一样,那些监考的儒学博士常对人大声斥骂,甚是可厌。但夕雾不慌不忙,从容诵读。此时大学甚为繁荣,不亚于古昔全盛之时。上中下人各级官员子弟,竞尚此道,集中于学术研究。因此世间多才多艺之人,日益增多。夕雾此次应考,文章生、拟文章生①等考试全都及第。今后师弟二人便更加用心教习,励志治学了。源氏又在邸内举办诗会,博士、学者等均来参与,扬扬得意。这真是学术繁荣、文运昌隆的时代。

①“文章生”亦称“进士”,“拟文章生”亦称“拟进士”,式部省省试及第后赐予的称号。

是时宫中正在议立皇后。源氏内大臣推荐梅壶女御,因为藤壶母后曾有遗言叫她照顾皇上。但世人认为藤壶与梅壶都是亲王家的女儿,两代皇后不宜都出自亲玉家,因此未能赞同。世人主张:“弘徽殿女御入宫最早,理应册立为后。”于是两方的袒护人暗中竞争,各有操心。此外还有兵部卿亲王①其人,现已改任式部卿,为本朝国舅,深得皇上信赖。他的女儿早已入宫,和梅壶一样当了女御。袒护他的人认为:“既然要立亲王家女儿为后,则式部卿家的女儿与梅壶同等,且是藤壶母后的侄女,较为亲近。母后逝世之后,由她来代替母后照顾皇上,最为适当。”三方各有理由,互相竞争。但结果终于册立了梅壶女御为皇后,世称秋好皇后。时人闻此消息,无不惊叹,认为梅壶女御好大福分,和她母亲六条妃子完全相反。

同时,源氏内大臣升任为太政大臣,右大将升任为内大臣。源氏太政大臣便将天下政务移交新内大臣掌管。这位新内大臣为人一向规矩正直,而且举止大方,心地贤明。他富有学问,从前玩“掩韵”③游戏时虽然比不上源氏,但办理公事非常能干。他有许多夫人,生了十几个儿子,都已渐次成人,各得官职,个个显赫,全家繁荣。女儿除弘徽殿女御以外,尚有一人,称为云居雁,年方十四,与弘徽殿女御异母。其生母是亲王家女儿,娘家门第高贵,并不逊于弘徽殿女御之母。但这生母后来改嫁了一位按察大纳言。这按察大纳言和她生了许多子女。云居雁由母亲带去,杂在这许多子女中由后父抚养,内大臣认为有失体面,便把云居雁接了回来,寄养在祖母太君膝下。内大臣对云居雁,远不如对弘徽殿女御之重视。但云居雁的人品和相貌非常优美。

①紫姬之父,藤壶之兄,故下文言本朝国舅。

②向例,太政大臣不管琐细政务。

③参看上卷第249页注③。

夕雾与云居雁同在太君膝下长大起来,十岁之后,两人分居异室。内大臣教训云居雁道:“夕雾表弟和你虽是近亲,但为女子者,对男子不可过分接近。”两人分开以后,夕雾的童心也未免恋慕云居雁,每逢观赏樱花、红叶之时,或一同戏耍玩偶之时,夕雾必然紧紧追随她,对她表示好感。云居雁自然也爱慕夕雾,直到如今,相见时还是两小无猜,不知回避。侍候他们的侍女、乳母等在旁议论:“有什么关系呢?两人都还是孩子,况且多年相伴,一块儿长大起来。突然把他们拆开,未免太忍心吧。”云居雁无心无思,一味天真烂漫。夕雾虽然还是个幼稚的孩童,似乎情窦未开,但不知和她发生了什么关系,自从离居以来,一直忧愁叹息,心绪不宁。他们的书法还很生硬,然而也颇美观,将来显然是很出色的。他们便互通情书。但儿童粗心大意,有时不免随处散落。侍女们拾得了,约略知道了他们的关系。然而谁会告诉别人呢?她们都只当作不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