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少女(第2/12页)

太君长叹一声,说道:“你这样深思远虑,亦自有理。但这里的右大将等人都以为封夕雾六位,出乎预料,正在诧异呢。夕雾这孩子也很不高兴。他一向看不起右大将和左卫门督②家的表兄弟,认为他们都赶不上他。岂知他们都升了官,成了大员,而他自己还穿着淡绿袍子,心中很委屈,真可怜呢。”源氏笑道:“小孩子家也懂得怨恨我了?真不得了!不过照这年龄,也难怪的。”他觉得这儿子很可爱,接着又说:“多读点书,稍稍懂得人情物理之后,这怨恨自然会消解。”

源氏命夕雾入大学寮研习汉学,必须给他取个字号③。这仪式在二条院附近的东院内举行。会场即用东院的东殿。朝中高官贵族以及殿上人等,认为这仪式很希罕,大家都来参与。那些儒学博士上殿来,看到这富丽堂皇的场面,反而觉得畏缩了。源氏对众人说:“大家不要因为这里是宫邸而有所顾忌。应该依照儒学家家中的向例④,绝不变通,严格执行!”儒学博士们便努力镇静,装作泰然自若。有几个人穿着借来的衣服,不称身体,姿态奇特,也不以为耻。他们的面貌神气十足,说话声音慢条斯理,规行矩步,鱼贯入座,这光景真乃见所未见,青年贵公子们看了,都忍不住笑出来。

①原文为“大和魂”。“大和”是日本国的异称。当时所理学问,专指汉学而言。以汉学为基础而产生的处理日本实际政务的知识、能力,时人谓之“大和魂”,即日本式的智慧。

②右卫门督为右大将之弟,夕雾之母舅,即早先的藏人弁。

③中国《曲礼》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大学生入学时,依照中国儒家习惯,每人取个字号。当时办法是:从姓上取一个字,另外再找一个字。如本书中数次讲到的菅原道真,字号菅三。又如,纪长谷雄,字号纪宽:文屋康秀,字号文琳。

④此仪式通常皆在儒学家家中举行。

然而这会上的招待人,都选用老成自重、不会轻率嘻笑的人。他们拿着壶樽敬酒。只是儒家的礼仪过分别致,因此右大将和民部卿等虽然谨慎小心地捧着酒爵,终不合法,常被儒学博士严厉指责。有一儒学博士骂道:“尔等乃一奉陪之人,何其无礼!某乃著名儒者,尔等在朝为官而不知,无乃太蠢乎!”众人听了这等语调,都噗嗤地笑出来。博士又骂:“不准喧哗!此乃非礼之极,应即离座退去!”如此威吓,又很可笑。不曾见惯此种仪式之人,看了觉得希奇,心中纳罕。但大学出身的公卿们,懂得此道,都点头微笑。他们看见源氏内大臣崇尚学问,以此道教子,十分赞善,都对他表示无限尊敬。

在座诸人略有私语,儒学博士们立刻制止,责备他们无礼。他们对人动辄呵斥。天色渐暮,灯火微明。他们的脸在灯光之下,竟象戏剧中的小丑,憔悴而古怪,却又各人不同,他们的样子真是异乎寻常。源氏内大臣说:“哎呀,不得了!象我这样顽劣的人,要大受呵斥了!”便躲进帘内,隔帘观看。有些大学生来得较迟,座位已满,便想退去。源氏知道了,宣召他们到钓殿①来,特地犒赏他们种种物品。

①临水建造的殿宇。

仪式完成之后,源氏召集诸儒学博士及学者,令他们赋诗。其他通晓此道的公卿与殿上人,也都被留住,参与其事。博士们作律诗,源氏内大臣以下其他诸人,都作绝句。由儒学博士选择富有趣味的题目。夏夜苦短,赋诗完毕时天色已明,便开始讲解诗篇。任命左中弁为讲师。此人相貌清秀,声音洪亮,庄严堂皇地朗诵诗篇,那态度极有风趣。他是个声望甚高而修养甚深的儒学博士。

夕雾生于高贵之家,尽可享受世间一切荣华,但他作出之诗,却表明刻苦求学之大志,而且每句都富有意味。诗中引证晋人车胤在萤光下读书及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等典故。时人无不赞誉,认为此诗即使传入中国,也不失为优秀之作。至于源氏内大臣的大作,精美自不待言。其中热诚地歌咏着父母爱子之心,读者无不感动流泪。世人盛传,争欲阅读。作者女流之辈,才疏学浅,不宜侈谈汉诗。为免烦琐,一概从略。

此后源氏内大臣继续准备夕雾入学之事。他在东院内为夕雾辟一房室,请一位学识渊博的师傅来,在这里教他研习学问。夕雾自从行过冠礼之后,外祖母处也难得去。因为外祖母溺爱外孙,朝夕护持,当他婴儿一般,他住在那边不能用功。所以要他在东院笼闭一室,只允许他每月拜访外祖母三次。夕雾笼闭在东院内,颇感沉闷之苦。他想:“父亲管得我太严厉了。我不须如此苦学,亦可晋升高位,重用于世呢。”心中不免怨恨。然而这个人毕竟生性严谨,并无浮薄之气,因此颇能忍苦。他打算将应读之书尽行读完,早日加入群臣之列,立身用世。果然只消四五个月,已经读完《史记》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