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卷 第十二章(第3/3页)

最后,等到单独一个人待在枞木搭的小卧房里,于连对自己说:“不错,我确实可以在这儿赚几千法郎,然后在有利条件下,按照那时法国流行的风尚,选择军人或者教士的职业。如果我能够积蓄一小笔钱,就可以解决所有那些零零碎碎的困难。客厅里的所有那些人关心的事,有许许多多我都不懂,如果我孤零零地待在这个山里,我在这方面的可怕的无知就多少可以说是不存在了。但是富凯打定主意不结婚,他一再对我说,孤独的生活使他感到不幸。如果说他要收一个没有资金投入他的买卖的合伙人,很明显他这是希望给自己找一个永远不离开的伙伴。

“难道要我欺骗我的朋友吗?”于连愤怒地叫了起来。伪善和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心,是他这个人为了取得自身安全而一贯采用的手段,但是这一次他不能容忍自己对一个爱他的人有一丁半点不诚实的念头。

但是于连突然间又感到高兴了,他有了拒绝的理由。“怎么!我要卑怯地浪费七八年的时间!那样一来我要二十八岁了!但是在这个年纪上,波拿巴已经干出了他那些最伟大的事业!等到我靠了销售这些木材四处奔波,拍几个卑贱的坏蛋的马屁,无声无阒地赚了几个钱以后,谁能向我保证,到那时我还会有那股人们仗着它为自己博得荣誉的神圣热情?”

善良的富凯认为合伙这件事已成定局。第二天早上,于连极其冷静地答复富凯:从事圣职的志向不允许他接受。富凯惊讶不已。

“可是,”他一再对于连说,“你考虑过我要你跟我合伙,或者如果你喜欢的话,我每年给你四千法郎吗?你想回到你那个雷纳尔先生家里去,他轻视你就像你是沾在他鞋子上的泥土!等到你面前有了两百个金路易,有什么能阻止你进神学院呢?我还要对你说,我可以负责给你弄到本地最好的本堂区。因为,”富凯压低声音补充说,“……先生,……先生,……先生用的木柴都是由我供应的。我卖给他们是头等的橡木,他们仅仅照白木价钱付给我,但是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投资了。”

任什么也不能战胜于连的志向。富凯到最后相信他有点疯啦。第三天一清早,于连离开他的朋友,到大山上的那些悬崖峭壁中间去度过白天。他重新找到小山洞,但是他不再有心灵的平静,是他的朋友的建议破坏了它。他发现自己正像赫丘利[5]一样,不过不是处在罪恶和道德之间,而是处在保证他生活舒适的碌碌无为和他青年时代的所有英雄的梦想之间。“这么说,我没有真正的坚定意志,”他对自己说;而最使他感到痛苦的正是这个疑虑。“我不是用来造就伟大人物的材料,因为我总是提心吊胆,害怕用来挣面包的这八年时间会从我这儿夺走使人干出一番不寻常事业来的那种崇高的力量。”

[1]西埃耶斯(1748—1836),神父,政治家。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俱乐部创始人之一。国民公会议员,后来代表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博若莱,法国中央高原东端地区。

[3]蓬塔尔利埃,法国杜省的一个城市。

[4]荷马(约公元前9至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到处行吟的盲者。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他所作。

[5]赫丘利,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即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神勇无敌,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