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4/4页)
阿:唔,当然.
苏:他们讲故事,是用简单的叙述,还是用摹仿,还是两者一起用?
阿:这一点儿我也很想懂得更清楚一些.
苏:哎呀!我真是一个可笑而又蹩脚的教师呀!我只好似那些不会讲话的人一样,不能一下子全部说明白了,我只能一点一滴地讲了.《伊利亚特》开头几行里诗人说到赫律塞斯祈求阿加门农释放他的女儿,阿加门农大大震怒.当赫律塞斯不能得到他的女儿的时候,他辱骂希腊人.请问,你知道这段诗吗?
阿:我知道.
苏:那么,你肯定知道接着下面的几行诗:彼祈求全部阿凯亚人兮,悲告于其两元首从前,那一双难兄难弟,阿特瑞斯的两子兮.
这儿是诗人自己在讲话,没有使我们感到有别人在讲话.在后面一段里,诗人好象变成了赫律塞斯,在讲话的不是诗人荷马,而是那个老祭司了.特洛亚故事其它部分在伊塔卡发生的一切,以及整个《奥德赛》的故事,几乎诗人都是这样叙述的.
阿:的确是这样.
苏:所有的道白以及道白与道白之间的叙述,全都是叙述.是吗?
阿:当然是对的.
苏:可是当他讲道白的时候,完全象个另外的一个人,我们可不可说他在讲演时完全同化于那个故事里的角色了呢?
阿:对.
苏:那么使他自己的声音笑貌如另外一个人,便是模仿他所扮演的那一个人了.
阿:当然啦.
苏:在这类情况下,看来他和别的诗人都是通过了模仿来叙述的.
阿:很是.
苏:但是诗人如果处处出现,从不隐藏自己,那么模仿便被抛弃,他的诗篇就成为纯纯粹粹的叙述.但是为了使你不再说"我不懂",我将告诉你这事情可以怎么做.例如荷马说:祭司来了,手里带了赎金要把女儿领回,向希腊人尤其向两国王祈求......这样说下去,不用赫律塞斯的口气,一直用诗人自己的口气.他这样讲就没有模仿而是纯粹的叙述.叙述大致就象这个样子:(我不用韵律,因为我不是诗人)祭司来了,祝告诸神,让希腊人夺取特洛亚城平安回去.他这么讲了,希腊人都敬畏神明,同意他的请求.可是阿加门农勃然大怒,要祭司离开,不准再来,否则他的祭司节杖与神冠都将对他毫无用处.阿加门农要和祭司的女儿终老阿尔戈斯城.他命令祭司,想如果安然回去,必定离开,不要使他恼怒.于是这个老祭司在畏惧与静默中离开了.等到离了营帐,老祭司呼唤阿波罗神的许多名号,求神回忆他是过去怎样厚待神明的,是怎么样建庙祀享的,祭仪是多么丰盛.神明应该崇德报功,神矢所中应使希腊人受罚抵偿所犯的罪过.我的朋友,就这样,不用模仿,结果就是完全的叙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