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沙门女士(第6/8页)

从码头上下来吹了点风,沙门有点头晕,走路摇摇晃晃。

有人扶住了她,是洪鸣老师。

“我必须将沙门女士平安送到家。”他说,“这里有家药店,我们进去坐一坐。”

他为沙门买了治伤风感冒的中药,向店员要了一杯水,看着她喝下去。过了半小时他俩才回到家里。

坐了一会儿,沙门说她好多了,又问洪鸣老师遇见张丹织没有。洪鸣老师说遇见了,两人一块去了一趟植物园。

“你这样一说,我心里舒服多了。”沙门叹了口气。

“你是指发誓的事吗?”

“是啊。我生怕你和她的关系受到影响。”

“啊,真感谢你,你回家吧。”她又说,突然显得疲惫不堪。

她一上床就入梦了。梦里的天空很亮很亮,黎秀从远处朝她走来,老是走不到。她想,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再也见不到他了呢?

她醒来时是半夜,灯光下,她发现自己的外衣口袋里有样东西。掏出来一看,是黎秀偷偷给她的小笔记本。那上面密密麻麻地抄录着一段一段的文字,大概是从他读的书上抄下来的。

黎秀抄录的那本小说沙门没有读过。沙门简直不相信她会没有读过这么有趣的一本小说。黎秀没有写下书名,也没有写下作者的名字。沙门心里想,总不会是黎秀自己写的书吧?这种可能是有的。他是一名公司职员,终年在外奔波,收入不算少,可居然从未成过家。他如此匆匆忙忙地生活,也许心底怀着写作的念头。现在他快退休了,应该拿起笔来了。沙门再也睡不着了,就在灯光下读那些文字。虽然说明了那是一本小说的摘录,但那些摘录全是些干巴巴的文字。它们大都是对气候、温度、湿度、街景、服饰、货物、城市布局、车辆种类、绿化带设计、饮食习惯等等等等的描述,都与城市有关。但沙门是一位阅读老手,反应极为灵敏的那一类,她立刻就嗅到了文字中的某种气味。她在前面那几页里反反复复地逗留,瞪着那些秀美的字迹,似读非读,口中却念念有词。她脑海里慢慢地有一些模糊的形象出现了。她听到其中两个看不清的人脸在说话。

“潮湿天最好别上山,遇见瘴气就会发心脏病。”一个说。

“你怎么看待这种室内装饰?不是很有挑逗意味吗?”另一个说。

沙门听了这两句之后,下面的话就听不清了。但越是听不清,沙门越感到激动,她觉得说话的人之一的口吻很像黎秀。黎秀把自己隐藏得多么巧妙啊。激动之后便是深深的感激,因为这位美好的男子将爱留给了自己。这真是激情的故事,不论是他写的,还是他读到的,这又有什么关系?他已将美丽的事物告诉沙门了,他改变了她的生活。这个朴素的黑皮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很像黎秀身上的气味。

沙门舍不得停下来,一直阅读到天亮。她的眼睛累得不行,她听到了窗外苏醒的城市发出的声音。她愿意一直这样读下去,就像黎秀从未离开过她一样。他是多么懂得感情啊,可是她先前并未充分领略他的这一方面,直到,直到——沙门坠入了城市黑暗的深处,那地方有一只老蝉在清脆地鸣叫,很像黎秀的书里面的境界。

沙门一直睡到下午才起来,她的感冒竟完全好了。她感到周身清爽,有活力,于是记起了黎秀的笔记本。那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神奇之书?沙门并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刚刚出版的小说,也许是黎秀的写作笔记,只有这两种可能性。沙门决定去市立图书馆查一查目录。可是发生的一件事打乱了她的计划——鸦来到了她的书店。

鸦的精神面貌完全改变了,虽然瘦了一点,但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沙门见了她有点紧张,但很快就放松下来——她觉得鸦的病已经痊愈了。

“我们大家都在想念你,鸦,你看来生活得比我滋润。”

“我是来取经的,沙门。我也办了一家书店,还在创业阶段,顾客不太多,可我真幸运,他们都是第一流的顾客。以前洪鸣老师总说我可以从事文学工作,可我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现在情况好像改变了,我觉得是书店给我带来了新的生命。沙门,你从前有过我这样的体验吗?书籍会给人带来决定性的变化吗?”

“洪鸣老师没有说错,鸦,你生来是做这个工作的料。我同你的感觉一样,我们不写书,但我们也在从事文学工作。书籍的确会给人带来新的生命。啊,你不知道我这十五年过得多么快乐!当你感到被人需要,当你每天和人们进行那种美好的沟通——”她噙着眼泪,说不下去了。

鸦拼命点头,激动得脸上泛红。这时服务生送来了咖啡,她们俩才一齐笑了起来,都有点不好意思地低头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