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6/8页)

刘川说:“我现在,哪还有朋友。”

老钟点头:“对呀,你当然没有。朋友都是处出来的,你不融于环境,不与人相处,哪来的朋友。”

刘川说:“我原来以为,我脾气特好,现在知道了,我脾气特坏,不懂得怎么和人相处。”

老钟说:“和人相处,最简单不过。你敬人一尺,人才敬你一丈,反过来,你不仁,人也不义。咱们中国人处人处事,都是这样,你送我一袋米,我还你一束肉,讲究礼尚往来,互交互换。刘川,你在监狱这所学校里,要想把做人学好,你就记住三句话:待人真诚,做事规矩,态度谦恭。有这三条,就算齐了。”

刘川默默地听着,钟大这些话语,无论似是似非,都有些深意,也很实在。就像钟大脑门上的那些皱纹一样,深刻的同时,又非人为雕饰。虽然刘川心里还是有点乱,但他点头说:“我知道,我会的。”

钟天水笑笑:“你会个屁!我还不了解你,你这个人,从你的习惯上,就是看别人缺点多,看别人优点少,对别人的毛病特别敏感,对别人的优点无动于衷。除非是你喜欢的人,比如你女朋友,那缺点都能看成优点了。对她怎么好都不嫌过。要是天下所有人都成了你这德行,谁还愿意在这样的世界里过日子!”

刘川不说话,好像被说中了痛处。

钟天水说:“你也不想想,你自己就没缺点吗,你们分监区反映你很少关心集体,很少帮助别人,很少主动打扫公共卫生,是不是?”钟天水笑着把口气活跃:“大概你是信了小乘佛教了,只讲独善其身,可我觉得还是大乘佛教比较好,讲的是普度众生。你呀,你得多为大家做点好事,积点公德,将来到了社会上,就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受人喜爱的人,你做得到吗?”

刘川说:“做得到啊。”又说:“可有时不知道该怎么做。”

钟天水说:“好做,你就记着我今天告诉你的三句话,这也是与人相处的三大法宝,我刚说的那三句话你还记得吗?”

刘川仰着脸看钟大,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钟天水说:“真诚,规矩,谦恭。我告诉你,只要做到这三句话,任何环境,都能容你。”

钟天水的一席教诲,表面无新无奇,多为传统道理,但在刘川心里,显然有了积极响应。虽然,他依然没有劝说孙鹏放弃伪病,但他对孙鹏的态度,显然好得多了。他在感情上,仍然讨厌孙鹏,但在理智上,观念上,知道自己现在是卫生员,是陪护孙鹏来的,对这项工作,应当持以真诚,应当中规中矩,应当怀着谦恭待人的态度。

他的态度感动了病犯监区的责任民警,在食堂吃饭时对庞建东大加吹捧,他说庞建东你们一监区真应该评你当“人民满意的好警察”,你管的那个刘川,过去可不是省油的灯,现在让你拾掇的,真是有点人样了。这回在我们这儿表现可好呢,天天干这种脏活居然一点怨言没有,你以后还不在全监大会上介绍介绍,你是怎么把犯人管服的。

刘川的态度也感动了病犯监区的病犯,他们在水房里看见刘川时,总会悄悄说一句:操,别给丫洗那么干净,给丫沤出褥疮来丫就老实了,什么东西呀!有时他们还会继而叹上一声:唉,你要是我们监区的卫生员就好了,你以前在外面是不是伺候过人呀,怎么练得这么耐心。

刘川心想:靠,老子伺候过谁呀。以前要是修炼得像现在这样,然后去伺候奶奶或者伺候季文竹去,该有多好。

刘川的态度,也感动了孙鹏本人,他以前和刘川不大说话,但刘川现在明显看得出来,孙鹏开始有意讨好自己,常常主动冲他微笑,求他做事的腔调,也柔和得前所未有。他甚至从某一天开始,突然只尿床不拉炕了。刘川收拾尿湿的塑料布时他对刘川说道:兄弟,你也不容易,大哥以后不拉了,光尿点尿还好洗一点。见刘川没有答腔,没有谢他,他有点尴尬,继续又说:兄弟,你对我的这份大恩大德,我记一辈子,有朝一日你用得着哥哥,哥哥为你赴汤蹈火。你要不信下回也病他一次,哥哥也来照顾你,哥哥让你想怎么舒服就怎么舒服。

刘川说:你要真想让我舒服,你就连尿也别尿了。

孙鹏愣了一下,说:咳,我这不是憋不住吗。

刘川捧着塑料布出去了,头也不回地说:我又不是队长,你蒙我干什么。

孙鹏的声音追着刘川,追着他的背影解释了一句:你还不信,真的,我不蒙你……但从声音语调当中,已听出底气不济。

庞建东对刘川的看法,在感情的层面,也进入了一个连他自己都难以揣摩的阶段。

在理性上,庞建东早就清楚,他是他的队长,他是他的犯人。他对刘川应当管理严格,思想关心,执法公平,凡事不以私心待之,不以感情用事。这些原则,庞建东自信都能做到,但在感情上……你说感情这玩意儿在工作中根本就不该存在,也不现实。说老钟这种人凡事都按原则办,我信。老钟这把岁数了,受党教育多年,从性格形成的那个年龄起,就被灌输了各种组织原则,那些原则在老钟的本能上,都已根深蒂固。但庞建东年轻,年轻人容易意气用事,远远达不到老钟的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