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四章(第5/5页)

“好,好!为了健康!祝我一路平安!请记住:一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关怀着新疆的维吾尔人。”

伊力哈穆陡然哈哈大笑,使刚刚举杯欲饮的麦素木吓了一跳。伊力哈穆指着麦素木笑道:“唉,朋友,伙计,您这是说什么哪?您别装腔作势好不好?您这到底是要干啥?走,就走吧。您是谁?您这是打算代表谁来说话?您喝多了?我们可没有喝。”

“多么不文明的喀什噶尔人苏联中亚地区的某些人常将维吾尔人称作喀什噶尔人。,”麦素木把酒杯又放到了毡子上,故作镇静地说,“对对,我代表不了苏联,代表列宁的伟大国家说话的是尼基塔·谢尔盖……”说着,他又拿起了酒杯。

伊力哈穆大笑起来:“你说赫鲁晓夫吗?您见过他了……去他的吧。”

“您敢说……您是……”麦素木再也吃不住劲了,他的手抖颤着,酒从酒杯里溅了出来。

“我是伊力哈穆,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听到了毛主席的名字,麦素木的酒杯落到了地上,酒洒到了毡子上,变成了滚动着的一粒粒水珠。

“你们这些可怜的萨尔提萨尔提,原意为商人,后成为维吾尔人的一个绰号,含有贬意。,你们这些野蛮的喀什噶尔人!无知的缠头!你们没有小汽车!你们没有民族自尊心!看看你们有多么贫穷……”

“请你离开我的家!出去!从此,我再也不认识你!”库图库扎尔喝道。

麦素木站起来,伊力哈穆向前走上一步,面对面地对他说道:

“你也有资格谈论民族自尊心?你现在连说话都想尽力学一点俄罗斯的味道,还学不像!你那个塔塔尔语还没有我说得好,却一心想冒充鞑靼人,您这是出什么洋相啊!看看你这身打扮!还有你新起的名字,麦素木啊麦素木,哪里来的‘莫夫’!至于其他同志,他们在过去由于环境等原因,给自己的名字加上了斯拉夫式的词尾,那另当别论。可你呢,你是临时伪装,别走,听我把话说完!你这个连自己是维吾尔人都不愿意承认的逗人笑的小丑,居然谈什么民族自尊心!从你的发音、长相……我可以断定你根本不是什么塔塔尔人!你敢再用塔塔尔语说一遍我是塔塔尔人吗?你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吃了中国的茶和盐才长大的,你在中国有无数的亲友……我们维吾尔族人民,只有在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才获得了尊严和地位,开始了光明幸福的新生活!如果你确实具有苏联国籍,当然可以回国,我们也可以接受你的告别。如果你想去,而苏联那边也打算接受你,那也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您别再演戏、再出洋相了行不行?唉,麦素木兄长啊……”

麦素木面红耳赤,嘟嘟囔囔地向外退去,库图库扎尔也大声喝道:

“滚出去,无耻之徒!”

“等一等!”伊力哈穆上前一步,走到了麦素木的前面,“您还谈什么国际主义、苏中友好呢。好,希望你到了那边能跟旁人友好。可是如果您那么喜欢装腔作势,即使到了那边,也要被那里的老百姓厌恶!总有一天,你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麦素木两眼发直,突然,他跑到院子里,像一只吃了过多的咸鱼的猫一样,不停地翻肠倒肚地呕吐起来,然后一个踉跄,他夺门就跑,好像有谁在后面追逐他一样。

小说人语:

有戏、有哏、有板眼。咣咣咣材——材……令人想起鸠山与李玉和的对话来。久违了,那些威武雄强的锣鼓点、急急风。长存矣,人的形形色色、碰碰撞撞、仪姿万方、丑态百样!

中国这边称之为塔塔尔,俄罗斯那边的俄语表述则被中国人译为鞑靼,首府是喀山,它与莫斯科、彼得堡并列为俄罗斯三座文化历史名城。鞑靼人从族裔上说与中国的塔塔尔相同,但那边更多的人是使用俄语的。有许多著名人物在喀山呆过: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列宁、夏里亚平(男低音歌唱家)……新疆的民族分布丰富多彩,闹热红火,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