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生活里没有主角(8)

  那几个人一听,拽着姑娘就往深处跑。这下情况就很明了,遇见歹事了!

  田蛤蟆一骗腿儿下了车,抬脚就追。

  一边追一边喊,下意识要掏兜拿手机,结果头前俩人停下,直接把他扑倒在地,手机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只觉得脖子一热,拿手一摸,热乎乎的。

  他躺在地上喘气儿,那俩大概是以为他死了,于是离开田蛤蟆,又开始跑。过了一分钟的时间,田蛤蟆挣扎着站起来,嗓子突突地往里灌凉气。他用手摸索着,觉得自己能把手指塞进去。

  疼!但他仍然大声喊。

  四下毫无人烟景象,田蛤蟆也不知道自己这叫声能不能被人听见,但他不敢停,他怕一停,姑娘就真没人救了。田蛤蟆头一次感谢爹妈给他生了一副好嗓子。

  他模模糊糊瞧着前面的黑影,开始喊。

  声传百里,音震四海。

  直到他倒下。

  事件的结局,是听田蛤蟆的邻居说的。

  他指着自己的喉咙,逢人便讲:“这儿,知道么,开了一大口子,跟风箱似的。现在给缝上了,但是精气神儿泄了,再也没声啦!”

  “田蛤蟆!这份儿的!”可这邻居老拿手捂着脖子,到了我也不知道田蛤蟆到底是哪份儿的。姑娘被救了,因为听到田蛤蟆喊声赶来的,竟然有数十人,要这么算,那嗓子简直赶得上移动电台了。

  据亲临者后来回忆,田蛤蟆倒在地上还一直在喊。

  喊得不是救命,是救人。

  还有人说这辈子没听过这么豪壮的声儿,像项羽力拔山兮,像张翼德喝断当阳桥。

  说这话的人大概当过捧哏。

  具体情况到底怎么样,都是从旁人口中得知的,只有田蛤蟆什么都没说。他也开不了口了。

  或许开不了口,对他也是一种解脱。人们经常能见他托着收音机,四处溜达,但性子还和原来一样古怪,走到人前,突然把音量扭大,咧开嘴,无声笑笑,又走了。

  我想,田蛤蟆的嗓门,大概也是老天赐下的才能,他拥有这嗓子,就是为了等待救人的机会,等救完以后,老天爷又把它收回去了。

  我想,在那个夜里,在那片荒地里,一定满满都是嚷着救人的蛤蟆。

  不知道什么时候,电视机又传来了声音。

  还是一如既往的武打戏,刀剑碰撞,乒乒乓乓。

  我问老板:田蛤蟆的故事,你信吗?

  老板指指电视,笑着说,侠客不止在那里。

  他走到柜台前,拿着笔在本子上开始写起来。我没有告别,安静走出了书店。

  或许不久以后,还会有另一个人来这家书店,与他交换故事,讲一讲现实里的侠客,论一论故事里的英雄。

  天才与凡人

  要搬家了。

  我帮着整理运输,把硬纸板箱子铺开在地板上,从箱柜倾斜出所有的旧物。

  二十多年,搬了两次家。

  离开小时候生活的纺机厂,搬到父亲工作的广播电台。之后又告别学生时代的电台大院儿,搬到现在居住的小区。每次迁徙,都像是做淘汰的减法选择。衣物、书籍、杂件儿、破铜烂铁,废布头短线绳,都要丢弃在原地,带走的都是舍不得的,新鲜的,或者至少对于现在来说有价值的东西。

  从书柜的摆设里,找到了那把木刻的手枪。这是为数不多,从童年时代一直保留至今的东西。朽木头,从手枪柄的底部看,还能瞧见水渍浸透的烂渣印记。只不过用黑色的油漆刷了一次,于是显得不那么陈旧。

  没有如今高仿作品的精细,更不是工厂流水化生产的产品。只有简单的手枪轮廓,用小凿子磨出的扳机,用锯齿慢慢掏空的枪管。我现在拿在手里,枪已经显得很小了。

  当年拿在手中,正好合适。

  制作这把枪的人,叫做赵小雷。

  1988年出生。

  制作这把枪的时候,他只有九岁。

  赵小雷是我的童年玩伴,也生活在纺机厂的家属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