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弃儿 第二十二节(第2/5页)

我说:“我操,你今天是想死,对吗?”帮工说:“大家评评理,他的狗跑进我的厨房,他居然还嘴硬。”周围人说:“他是年轻气盛,但是你也太损了。”我说:“别怂,世上最怂的就是让大家评理。我要点火烧了你这狗店。”周围人说:“妈的,都不是省油的灯,你们俩赶紧出去单挑吧。”

这时从厨房里出来一个女人,拎着个血迹斑斑的麻袋,里面是小苏的狗。女人把袋子放在地上,先一巴掌把帮工拍了回去,然后对我们说:“拿走。”

我看了看袋子,狗在里面吓傻了,如果把它放出来,大概又会沿街跑掉。我拎了袋子就走,小苏跟在我后面。女人说:“虽然不能吃,但可以卖钱,值好几百。现在帮你们捉住了,也不懂谢谢我。”

我说:“谢你妈个鸡毛,屠狗之辈。”

女人摇头叹气:“这俩傻逼,养只狗都不知道用绳牵着,这么冷的天也不弄个绒线背心,狗都快冻死了。还说我屠狗,赶紧滚吧。”

我拎着袋子往回走,越想越生气。小苏劝了我一会儿,后来说到屠狗这件事。我说:“中国人爱吃狗肉,这个好像很受歧视吧?国际上都不吃狗的。”小苏说:“其实中国人也知道吃狗肉不好,狗肉不能上正桌,杀狗的都是贱民,但是架不住狗肉的香。”我说:“外国人为什么能架得住?电视里放节目,所有的外国人都他妈像馋鬼,到了中国就知道吃。这么馋,为什么不吃狗肉?”小苏说:“我也不知道,电视里的外国人都挺假的。另外也不能说外国人都不吃狗,万一有人爱吃呢?这不是口味问题,而是民俗习惯,让你吃蜗牛你也不行。”我想了想,点头同意这个观点。当然,我没吃过蜗牛,想不出什么滋味,只觉得有点恶心,我更没想到自己后半辈子会真的爱吃蜗牛。

到了小苏家门口,看到老杨牵着戴黛,顶着寒风等我们。老杨说:“戴黛急坏了。”又看看麻袋,以为狗被汽车压死了。我们进了院子,放开麻袋,把狗抱出来,小苏弄了根绳子给狗拴上,至于绒线背心,我得去问我妈是否愿意给狗织一个。戴黛对狗说:“你不乖。”狗很惭愧地趴在她脚边。

看到戴黛这样,我心想,被傻逼骂一顿也值了,就不再耿耿于怀。孩子有点古怪,给她什么玩具都不太玩,放在一边呆看。只有这条狗是她说话的对象。如果它跑丢了,我很担心她又会变得自闭。我们得好好伺候它,死了丢了都会让她伤心。后来发现她给狗取了个名字,叫汪汪。狗还挺认这名儿。我们有时候喊它,都称呼它傻逼、二货、戆卵,这其实不是它的名字,而是绰号。我不知道一条狗为什么需要绰号。

福利院也有不靠谱的时候,有一天跑去接戴黛,发现她的头发被剪得乱七八糟,近似惩罚性的措施。蔺老师不在,一个中年女老师带班,她说她也搞不清怎么回事,大概戴黛这一阵子跟我们玩在一起,福利院疏忽了她的仪表,所以就给她剪了一下,绝对不会是惩罚,不要以为像英国人那样(来自《简·爱》的桥段),其实是因为没有专职的理发师,都是老师们自己剪的。

戴黛跟我们回家,在镜子前面照了一会儿。杨迟的爸爸打趣说:“这下难看了。”戴黛对此没什么反应。这很奇怪,五岁的女孩知道爱美了,并且她自己也主动去照过镜子,但她并不难过,好像那只是别人的头发,她只是出于好奇看一看。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和杨迟的爸爸妈妈最亲热,其次是杨迟,再次是我和小苏。时间久了,我们三个周末不一定有时间去福利院,杨迟的爸妈就坐上公交车接送孩子,后来也不想这么颠簸,干脆把孩子留在了家里,一个电话打给福利院:“今天戴黛不回来了。”这是违规的,但福利院拿他没辙,不可能派个人来把孩子揪回去,也就任由他们处理了。

女研究生问我们,打算怎么办,我们回答不上来。我们知道孩子会被领养走,但一直没说出来。杨迟的爸爸存了一个美好的愿望:把戴黛养大,小学中学大学,找工作,变成一个正常的姑娘,类似蔺老师,但有两条绝对不能再重演,第一不能让她去农药厂,这浑蛋厂肯定坚持不到二十年后,第二不能像蔺华一样回福利院上班,那儿工资太低。照杨迟的爸爸看来,二十年后的人们应该全都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拿外资企业的工资,住在漂亮的公寓楼里,出门开汽车,回家有保姆伺候。我说您这个不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嘛,按我小时候的教育,还有两年就可以实现了。杨迟的爸爸说:“哎,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件事现在怎么不提了?”我说:“现在改提小康社会了。”杨迟的爸爸说:“那我们到底实现了吗?”我说:“国防现代化肯定实现了,现在没人敢欺负我们国家,其他的不知道。”杨迟的爸爸说:“不错,就连美国都不敢打我们了,苏联也完蛋了,好歹不用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