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促使作者写下了《浮士德》(第4/4页)

如同莎士比亚写下《哈姆雷特》一样,作者写下《浮士德》同样是出于内心那个快要爆炸的自我矛盾。是艺术创造的力量使他获得了这样一种认识:人的矛盾的根在人的内心,艺术家的一生,就是在这个矛盾中走钢丝进行惊险表演的一生。浮士德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以他罕见的韧性与活力,将这个人性内面的风景以难以企及的高度向世人一一作出了展示。作者在创作中还发现,人的灵魂的矛盾有着向内深入的无限层次,只要执著地追索下去,那些层次就会在黑暗中发光,整个人心就会显出灵珑剔透的结构,人在制造奇迹之余也会惊叹于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浮士德》是艺术彻底向内转向的典范,历经沧桑,精神上自满自足的作者在此时已获得了将自己完完全全从世俗中超拔出来的力量。他看透了世俗生活的虚无本质,知道这无可奈何的生活,全是因了另一种与它并行的生活的存在,才获得自身的意义,他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将那另一种隐蔽的生活探讨并向众人也向自己展示,从而让自己也让人们建立起信念;世俗生活并非没有意义,它是一切高级的精神生活的源泉,关键只在于人对于它是否有自觉意识;人类的精神史则决不是用教条可以解释得了的,只有富于创造性的人才有力量照亮并再现那条黑暗的冥河,而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内心的那个矛盾又是决定性的,人要想获得认识,就要像作者一样促使内在的矛盾爆发,并承担由此引起的痛苦、忧虑、甚至恐怖。人类只要存在一天,对人性的探索就一天不会中止,人的精神史就是人存在的最高象征。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浮士德》,是人类永不停息地探索自身奥秘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