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5页)



一颗。宁愿沿街讨饭,老子也不种蒜!青年人走了。

你给我站住!你叫什么名字?哪村的?警察喊着追去。

快跑啊,警察又要抓人啦!一个人大声吼叫起来,人群吵闹着,乱纷纷如一群蜂,往四下里散开去。

张扣周围顿时变得静悄悄的,他侧耳倾听着,那些散去的人犹如游进深水的鱼,没有了声音,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羼杂着蒜薹气的汗臭味还留在他的周围。远处传来军号的声音和一群孩子拥出校门的声音。他感觉到,西斜的秋天的夕阳温暖地照耀在自己身上。他收拾好三弦,摸索着捡起人们扔在地上的硬币和纸币。摸到一张十元面值的纸币。他的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心里洋溢着感激,感激那个慷慨施舍的人。

他手持着探路的竹竿,沿着这条崎岖不平的斜街,往火车站附近走,那儿有一座废弃的旧库房,是流浪汉们的居所。张扣在那库房的角上,有一个固定的位置,自从他受尽酷刑被放出来后,便享受着小偷、乞丐、算命先生们——这些社会渣滓对他的特别优待。小偷们为他偷来了几张苇席和几包棉花短绒,为他打了一个柔软的地铺;乞丐们讨来饭食也分些给他吃。在养伤的日子里,就是这群人照顾了他,使他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真诚,就是这种下层人对下层人的热爱,变成了不畏强暴的力量,促使他不顾安危,继续高唱蒜薹之歌。

当他走到斜街的中段那株散发着枯萎气息的老树下时,他警觉地嗅到一股金属和清冷的防锈油的味道,随即有一只坚硬的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他下意识地缩着脖子紧闭住嘴巴,等待着来自对方的沉重打击。那人却友善地笑笑,低声说:甭缩脖子,我不会打你。

他惊恐地说:你想干什么?

那人低声道:张扣,忘记电棍捅嘴的滋味了吧?

他道:我什么也没说……

那人道:真的吗?

他道:我一个瞎子,唱几段荤话儿,混口饭吃罢了。

那人道:我是为你好,记住,唱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唱天堂蒜薹之歌。是你的嘴硬还是电棍硬?

他道:谢谢您的提醒,我明白了。

那人道:明白了就好,千万别再犯糊涂。祸从口出,古来如此。

那人转身走了。几分钟后,他听到一辆摩托车轰鸣着,沿着斜街,颠颠簸簸地驶去了。

站在树下,他一动不动,好久好久。

大树旁边那个水煎包铺子里的老板娘发现他走出来,热情地招呼着:这不是张扣大叔吗?站在这儿干什么?进屋,刚出炉的热包子,吃几个,不要您的钱。

他苦笑一声,用竹竿敲打着老树,突然像发了疯一般高声叫着:你们这些人面兽心的畜生,想封了我的嘴?!我张扣活了六十六岁,早就活够了!

水煎包铺子的女老板吃了一惊,道:大叔,谁惹了您,值当的发这么大的火?

俺张扣本是个瞎眼穷汉,一条命值不了五毛小钱,要想让俺不开口,除非把蒜薹大案彻底翻……他嘶哑着嗓子唱着,沿着斜街前去。老板娘看着这瞎眼老人单薄的背影,不由地长长叹息一声。

三天之后,一场秋雨落下来,斜街上满是泥泞。老板娘站在门口,看着斜街尽头那盏昏黄的灯光,密密的雨丝在灯光下明亮地飞舞着。她心中充满落寞的感情,百无聊赖。正要关门回去睡觉,突然,幻觉般地听到瞎子张扣凄凉的歌唱声在半空中飘来飘去。她拉开门,探头出去张望,那歌声便消失;她关上门,那歌声便亲切地、撩人肺腑地在半空中响起来。

第二天早晨,人们在斜街上发现了张扣的尸体。他侧着身子卧在泥泞中,嘴巴里塞满烂泥,在他的脑袋旁边,还横卧着一只没头的猫尸。

因为天气阴沉,整个县城里弥漫着一股催人呕吐的腐烂蒜薹的味道。

那群小偷、乞丐、下三滥们抬着张扣的尸首在斜街上又哭又笑地胡闹了整整一个白天,傍晚时,他们便在大树下挖了一个深坑,把张扣埋葬了。

从此之后,水煎包铺子的老板娘,夜夜都听到张扣的歌唱声。于是这斜街便成了一条鬼街,居民纷纷搬走,那老板娘却在老树上吊死了。于是,斜街更成了鬼街,大白天,行人都不敢从这里路过。



四婶整夜喘息咳嗽,吵得整个监室的女犯们都睡不着觉。那个外号小野驴的女犯大声骂道:老东西,你要死就快点!

四婶满怀歉疚地说:好闺女们,不是俺愿意咳嗽,也不是俺愿意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