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3/4页)

可宋汉城还有第二个疑问:“我不解的是,既然中村是Ravanna小组的成员,他不是应该随时通报其工作进展么?”他的质疑很合理。

披蓬被问得有些尴尬,他低声回答说:“我们和中村的合作关系是非限制性的,沙地先生当初推荐他来鉴定地堡文物时我们给了他这个方便性的身份。从手头掌握的情报和J博士的叙述来看,他应该早就得到了石板经文的明确线索。至于中村没有通报我们的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高木直子朝密室一角走去,那儿出现了另一道门,宋汉城上次竟然没有留意到,他的注意力当时全都集中在了房间里的陈列品上了。输入指令后,又出现了一个走廊通道,这是一段向下的楼梯,通往更深的地下。楼梯也铺设了特殊的防静电涂层,曝露在天花板上的管线装置一直向下延伸。

宋汉城已习惯了这里的重重机关。他跟着高木他们走下了楼梯。到达底部时,前面又是一条直直的通道。

通道尽头,UN的标志提示了这个区域的性质。门口的安保人员检查了每个人员的证件后才放他们进入。他们又走进了一个密闭的电梯。四个人在这个狭小空间里只得面面相觑。宋汉城对着高木直子开玩笑地皱了皱眉头。

高木直子还以一个相当职业化的微笑。

这是要去哪里?

电梯停下,门自动打开了,似乎重又回到了地面。四个人走进了一条明净敞亮的走廊,透过幕墙玻璃甚至可以看到窗外的曼谷街景。又是一道门,门后的场面给了宋汉城又一个意外:这里拥挤着诸多电子设备,很多穿衬衫的人在里面忙碌着。

一个中央数据处理中心。在这里,众多国际机构共享着一个巨大的情报网络。中心借助了所有的技术手段,过滤着海量的情报,并且随时可以通过视频和实时通讯组建起一个即时指挥中心。这个犹如《24小时》中CTU一样的机构,仿佛是监控这个世界所有运行秘密的一个强大的神经元。

高木直子将她的同事们一一介绍给大家。可笑的是,所有人的证件牌上都清楚不过地显示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蓝色标志。

宋汉城想,真是个再黑色幽默不过的场景,IBM是这个秘密机构的外包服务商?他们也太无孔不入了。白天,在曼谷市中心出没的上班族中,说不定就有这些特殊人士吧。

这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接听电话的对答声,高科技设备发出的轻微振动声,通风管的嗡嗡声……到处都是液晶显示屏,让人看着有些眼花缭乱。天花板和地板缝里纵横交错的缆线,正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传递着比特电子的数据信息。

“我的工作室如果也有这样的设备,那进度可就快多了。”宋汉城在沙地耳朵边嘀咕说。

“是的,我发现提升我们学术水平的最好捷径,”沙地揶揄道,“是回头立即加入IBM公司。”

到了此地后,高木直子立即发出了指令。

不过,最意外的消息是她已得到了疑似中村遗骸的DNA样本,这是第一个关键证据,“是”与“否”将决定本次事件的不同性质与方向。在五十岚代替她拜访宋汉城之后的十二小时内,她已经安排好了所有后续措施,相关人员在遗骸运到的第一时间已出现在了陆军医院的殓尸间。

针对中村身份的确认程序很快就在曼谷和东京分别展开了。所有人都等着高木直子公布检测结论。此时,高木直子手上拿着刚刚到手的报告。

“结果出来了,”她的目光有一些迟疑,“与我们原先留存的样本不符。现在,我们还需等待东京方面的检测结果。”

那是一个伪造的坠机现场?是谁做了这番手脚?又是出于怎样的动机?……

在等候东京方面检验报告出来期间的两个小时,宋汉城和沙地已经在IBM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开始着手工作了。

艺术品拍卖公司,艺术品交易的报税记录,新面世的艺术品与文物清单,博物馆藏品清单图册,研究机构与大学的论文,报告会,研讨会,由内部人士提供的黑市交易情报,走私集团的线人密报,杂志期刊,展览会……如此大量的情报资料,全部采用文字与图片的智能识别搜索技术。

可是,这个世界的许多秘密交易往往以最原始最简陋的方式进行,再精密的电子设备,再强大的情报机构也有其“盲点”。

即便如此,仍有可能辨识出一些蛛丝马迹,如果你敏感且具备足够的耐心,能够不被表象所欺骗的话。宋汉城与沙地此时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分析出与石板经文相关联的所有主题词,排列出优先序列,然后运行复杂程式的扫描过滤,必要时甚至可以与各主要国家的情报数据库联网。他们只需建立一个搜索框架,将这个分级过滤标准写出来,接下来的工作就可以交给技术人员去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