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布鞋的秘密(第5/5页)

“去哪儿?” 

“暂时撤出上海。” 

“东江特委那边呢?” 

“我会报告上级,情况有变。让其他小组接手彻查此事。” 

贵婉迅捷地准备出门了。 

“记着,你可能已经暴露了,如有不测。”资历群从口袋里摸出一管口红,说,“只需要三秒钟,没有痛苦。” 

一管口红,此刻的作用就是一条洁白的裹尸布。 

贵婉平静地看着丈夫,说:“你放心。” 

“我在港口等你,不见不散。” 

贵婉转过身来,一下抱住丈夫,亲吻他。 

“等我。”贵婉说。 

“小心。” 

“我们去哪儿?” 

“巴黎。” 

贵婉一怔,嗓子有点干:“去巴黎?” 

“对,去巴黎,重建一条西欧到莫斯科的红色交通线。”资历群的声音强而有力。 

1935年10月3日。夜风冷冷,当上海港口的游轮汽笛长鸣的时刻,贵婉和资历群在沉沉夜幕中告别了上海。 

同年,10月中旬,地下党东江特委遭到全面破坏,大部分小组成员遭到逮捕和秘密处决,一小部分同志转移,销声匿迹。 

皖南特委机关遭到特务袭击,几名机要员被捕,所幸特委们已经安全转移。 

但是,上海警察局在逮捕、审讯、联合市政府特勤处调查的千头万绪中捕捉到了一个代号:“烟缸”。 

同年11月初,资历群和贵婉抵达巴黎。 

资历平接到巴黎华人艺术家油画展邀请函,资历平的同学,着名油画家宁波籍的沙先生请资历平到会,共襄盛举。 

上海警察局着手调查上海地下党交通局一案,由原哈尔滨警察局特务科的科长寇荣主办此案。 

寇荣原是潜伏在日战区的特勤人员,身份暴露后,回到上海,急于立功,对“烟缸”的案子兴趣极大。 

原上海市政府特勤处的工作人员资历安,由于工作勤勉,连续破获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屡建“战功”,调任上海市沪中警备司令部侦缉处二科,任科长一职。 

“蓝衣社”介入“烟缸”一案,引起寇荣强烈不满。寇荣联合工部局巡捕房跟巴黎警察局取得联系,决定去巴黎寻找线索。 

同年12月初,资历平抵达巴黎。 

国民政府军械司的副司长贵翼赴巴黎参加国际会议。 

“蓝衣社”的“毒蛇”和“毒蜂”受命与上海警察局寇荣等人一起抵达巴黎。

一个“烟缸”,搅动起八方风雨,汇集了各路人马,一场没有硝烟的秘密情报战就这样在异国他乡张开了十面埋伏的天网。 

一场小雪,巴黎的天空纯白透明。 

圣多米尼克路的广场。 

西点房里的机器轧轧地作响,一股浓烈的鸡蛋糕香味混杂着咖啡的味道弥散开来。资历平站在临街的西点铺买了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和一块草莓蛋糕,他神采奕奕地走在巴黎的街道上,一辆辆马车穿梭而过,马蹄卷起银色的碎雪花,淅淅沥沥的雨荡着雪风的旋涡,扑面的清新,让资历平感到一丝振奋。 

忽然,一辆马车停在他面前。 

资历平一愣,下意识地左右看看。 

车帘半卷,他看到了贵婉。他有点猝不及防,喉咙里咽下一大口咖啡。 

“上车。”贵婉说。 

资历平很顺从地上了马车,贵婉轻轻放下车帘。她穿了一套中式高领的棉袄,肩上套着一件大红外套,人显得有些疲倦,眼角上粘着一点冰花,看上去,很美。 

“巧啊,大嫂。”资历平很规矩地坐着。 

“你来巴黎第一天,我们就知道了。”贵婉说,“没有联系你,是因为不太方便。” 

资历平的眼睛盯着手上的草莓蛋糕。 

“你吃吧。”贵婉说。 

资历平咬了一口松软的蛋糕,低着头说:“那天以后,你们就走了,我也没敢找你们,以为,会很久都见不到你们了。” 

“你知道的,是因为那鞋子。” 

“那鞋子,有什么可怕的秘密吗?逼着你们连夜逃走了。” 

“我们不是‘逃’。”马车在雪地里摇晃着,贵婉的脸色很严肃,“我们是撤退。” 

资历平又不说话了,喝了口咖啡,问:“我大哥好吗?” 

“不好。”贵婉说。 

资历平看看贵婉,说:“我能见见他吗?” 

“你大哥——” 

贵婉接下来的一句话,令资历平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