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十万火急(第6/7页)

何丽霞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和危害性,一脸严肃地接过写满电话号码的纸条,应声道:“好好好,我马上就打电话。”她说着走进了里间的密室,关严了房门。

国民党军统不愧为当局的敏感神经中枢,当何丽霞的电话刚打到8军和52军的时候,戴局长这边就收到了内部消息。

毛主任匆匆推门而入,向戴局长禀报道:“局座,他们打电话了。”

“哦,快,坐下说。”戴局长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

毛主任急切地说:“8军和52军的人来电话说,18军的人给他们打了电话,询问马世龙的底细,我们的人按照布置的口径给他们回了电话。一切都没问题,杨锦帆没有暴露。”

戴局长这才放下心来,脸色稍霁,“嗯,这说明马世龙已经打进去了。电台送到了吗?”

“竹丝港边界上日本人封锁得紧,一时过不去,估计这两天应该到了。”

戴局长叮咛道:“要抓紧,没有电台,我们就不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和进展,真是担心呀,但愿上帝保佑,千万不要出状况。”

毛主任安慰道:“不会的,局座,他们可是我们最大的特工王牌呀。”

“王牌?”戴局长阴鸷的目光望向虚空,以手加额道:“不,不是王牌是底牌……

清君侧行动在按部就班地顺利推进。这天上午9时整,在18军大会议室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上百位中青年军官济济一堂,坐满了一屋子,人们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发出阵阵“嗡嗡”声。

严副军长和聂参谋长大步走了进来,大家立刻安静下来。聂参谋长指着中间一个空位道:“马世龙,你就坐那儿吧。”马世龙面无表情地走到那个位置上坐了下来。马世龙发现旁边的人都在盯着他看。

严副军长和聂参谋长交换了一下眼光,聂参谋长站起道:“诸位,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听听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因为我们这次清君侧行动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事关党国的命运,事关民族的前途,也事关在座各位的前程,如有不同意见,请大胆提出,现在退出还不晚。有没有……下面,请严副军长训话。”

副军长双手支在桌子边上,面色凝重地说:“诸位,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到现在为止,清君侧行动已经得到3500名各级军官的支持,如果再加上陆军大学的学员,就是接近4500人的规模。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吸收更多的中青年军官参加进来,到下个月行动开始之前,争取把规模扩大到8000人。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能把‘清君侧’的具体行动方案和参加者的名单向长官陈诚报告。”

一名年轻军官站起道:“我想请问聂参谋长,最近军统分子已经向我们的计划伸出了魔掌,时不我待,为什么我们还不马上行动?”

聂参谋长冷笑道:“任何重大的军事行动,必须谋定而后动,如果盲目行动,很可能功亏一篑,甚至全军覆没。5年前西安事变的教训就在眼前。你以为一个行动就这么简单吗?组织、协调、动员、策划、方案、名单、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抓捕、关押、审讯、新闻宣传、善后、国际协调等一大堆问题都需要周密的计划和统筹安排,一着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一位中年军官起身道:“自从1938年武汉战役之后,日军企图一举消灭我军主力,但我军迅速撤退,政府也迁都重庆,使日本政府想通过武力迅速解决中国问题的企图破产。日本人非常不愿意打持久战、消耗战,因为持久战拖得越久,对人口资源丰富的中国越有利,日本就有可能在消耗战中被拖垮。

“现在,日本近卫首相发表了第二次对华声明,对华方针由‘军事打击为主,和平谈判为辅’改为‘和平谈判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由否认重庆国民政府改为承认重庆国民政府。日本对华政策改变后,发出和谈信号,正好和汪精卫的‘和平救国’论的看法不谋而合。除了汪精卫公开投敌之外,现在,在党国内部,甚至军队内部,想要投降卖国的还大有人在,我们一定要把这些人清除干净,一个不留。”

另一青年军官义愤填膺地说:“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公然投敌后,使国民党内的许多人对抗战的最后胜利失去了信心。内部持和平救国观点的还有顾祝同、熊式辉、高宗武、胡适等人。他们都主张‘和平救国’,这些人一天不除,党国就一天不得安生。”

又一青年军官补充道:“还有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居然也支持汪精卫,支持建立新政府,动不动就要对委员长兵戎相见,哼,这种人,也不能再留着了!”

一中年军官站起,把一叠资料甩到桌面上,愤然道:“各位,‘九一八’事变到今天已有10年了,国土沦陷,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的关头。我们译电室每天破译的日本密电码有近百份之多,里面有不少党国高层人士与日方秘密接触的情报,有卖地赎命的,有降敌自保的,有贡献军情以求荣华富贵的,其情状之无耻下流,简直到了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