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月亮潭(第6/8页)

后来,广州有个叫杨菲菲的瑜伽女子,在遭遇某次巨大恐惧时,笔者也这样开示:

恐惧融诸念,彼时空荡荡。

无法亦无我,空寂而明朗。

无执亦无舍,如梦更如幻。

于此觉受中,警觉并宽坦。

祈请且聆听,放下诸尘缘。

认知自心性,法身已绚烂。

悟道见法性,登堂渐入殿。

修道保任之,忆持光明相。

但在那个月夜,紫晓自己吓呆了。她觉得手脚都变成了跟她不相关的物件。她很想跑。虽然她知道跑不过狼,但那种跑的欲望裹挟着她,手脚却软了。她觉得常昊软得更快。就是在常昊萎倒在她怀中时,一种母亲才有的感觉产生了,她马上恢复了慎定。

常昊瘫在她怀中的事实一直扎在她的心头。后来她多次向相好的女友谈这个细节,她说那个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并没有靠山。女人是需要靠山的。当然,这靠山还可以换成其他的名字,比如“盼头”,比如“灵魂的依怙”啥的。无论它是啥名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东西要给她一种实实在在的安稳和宁静,能令让灵魂得到宁静和寄托。在女人的天性中,她的爱人应该充当这种角色。要是她找不到这种男人时,就可能选择别的东西,或是宗教,或是事业,或是别的依怙。

紫晓摸摸常昊的背。她发现,常昊其实更像是她的儿子。

月光下的绿灯近了些,依稀可以看清狼的轮廓了。最前边的是一匹很大的狼。狼在高处。那身影映在月亮上,显出很美的剪影。这剪影产生了很强的力量。那是一种涌动的力,后来每一念及,都会叫她激动。紫晓发现,自己跟别的女人不太一样。她更像一位诗人,她无法像寻常女人那样平庸地活下去。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她也一直在寻找一份诗意。正是在这一点上,她发现,她和常昊后来的分手,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

狼叫了一声。叫声低沉中透出哀怨。这声响是如此的近,唤醒了紫晓被母爱冲淡的恐惧。

她想,看来真要遭狼口了。那时,她有种很不甘心的感觉,认为自己没有活出该有的精彩。这辈子,白活了。她想。

她听到了常昊恐惧的呻吟,感到了他的发抖。她反倒平静了。她想,在这时候,失态是没用的。当人改变不了命运时,最应该改变的,是她面对命运时的那种姿态。于是,她真的静了下来。当然,这得益于她严格的瑜伽训练。在诸多的瑜伽中,她选择的是能滋养和操控心灵的那种,也即大手印瑜伽。于是,她便按老师教的那样,安住于自己的心性之中,开始了观察。

她想,要是真该命遭狼口的话,也不要紧。对于命运送来的所有礼物,她的老师都告诉她,要接下来,不怨天,不尤人,坦然处之。

要全然接受!老师这样强调。

那时,她才发现,那匹狼的四周,又多了许多绿灯。一股股腥气漫延了过来。她有些恶心。

远处,似乎还有海潮般的狼嚎。后来,她怀疑自己当时是幻觉。因为,便是在回到东莞的前半年里,她还是能在深夜里听到狼嚎声。东莞想来是没狼的。那么,她听到的狼嚎声,只能出自她的心灵。她想,莫非,真的是“一切唯心造”吗?

那些散开的绿光渐渐聚了来,又渐渐散开来,将她和常昊围在中间。

7

那个时候,紫晓想到了一些书中常讲的狼讨命债的故事。她便想,也许,我前世里欠了狼的命。今世里,它们讨债来了。以前,对这种故事,她总是将信将疑。虽然紫晓喜欢瑜伽,但她对宗教还保持着警惕。她发现,许许多多自命为教徒的人,虽然能说一些很高尚的话,但一当做起事来,却总是贪欲熏心。她仅仅是喜欢那属于生命科学的瑜伽,却远离那些有着宗教名相的群体。

但在此刻,她似乎相信了宿命。因为只有相信宿命。她才能得到一丝安慰和平衡。

常昊仍抖成了一团。他很像电视上那一遇急难就往草丛里钻的野鸡。他似乎以为,闭了眼睛,看不到那种令他恐怖的东西,那东西就会远他而去。在紫晓的眼中,这真是很滑稽的镜头。日后,她一想起它,就对常昊没了感觉。

紫晓已经清晰地看到了那些狼们的轮廓。它们渐渐移了来,显得缓慢而坚定。她觉得它们马上会扑来。虽然她经过了很好的控心训练,但心还是不太听话,狂跳不已。

记得,苍狼便是在这时出现的。

最先到达的,是一阵滚雷似的叫。那滩绿灯晃了一下。后来,一道黑影掠了过来。

此后,她跟常昊的叙述,就出现了分歧。紫晓说她看到那黑影和绿灯们搅在一起,有几盏绿灯旋即掉下了深壑。她甚至听到了软物堕地时才有的那种沉闷声响。她确定无疑地记得,至少有三匹狼掉下了深壑。而常昊则认为,黑影出现时,那堆绿灯就炸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