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只想快点死(第3/6页)

“那还是个悬案,雨夜抛尸,让我们无迹可寻。而且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再犯案,凶手估计已经潜逃了……怎么萧医生也对这个案件有兴趣?”

“他是在蛰伏着窥测时机,不是潜逃,这是一个连环杀人犯行为模式的演变过程。等他复出的时候,手法会越来越凶残,作案间隔也会越来越短。”萧医生担忧地说道。

五个月前,我也看过关于吸血鬼抛尸案的新闻报道,当时传得沸沸扬扬。有人在四环线东郊口,发现了一具男裸尸。尸体脖子颈动脉处有着两颗尖牙印,男子内脏和眼珠被掏空,全身被利器划满了网状伤口。电视新闻报道时有个画面从尸体上一扫而过,虽然只是匆匆而过的一个画面,但足以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

因为那两颗尖牙印,吸血鬼的流言四起。媒体小报们也跟着风头大肆渲染,说尸检结果发现那人的血都被吸干了。然后就像UFO报道一样,出现了几个目击者,绘声绘色地说那个吸血鬼青面獠牙,身材高大,形如鬼魅。还有所谓的“专家”也出现了,“分析”凶手到底是吸血鬼还是僵尸,最后确认了凶手就是吸血鬼。

一时间十字架成了街头热销品,就连我妈都给我买了一条银十字架项链,一定要我戴着。差不多半年过去了,这阵恐慌才逐渐平息下来,想不到在这儿又听到这个案件。

“你是说凶手还会再犯案?”马队长的声音使我回过神来。

“嗯,虽然我不知道他的真正杀人动机是什么,但从尸体上我能感觉到他长久以来的压抑和愤怒,带有强烈的反社会人格特征。单看那些疯狂的网状伤口,我可不认为他会就此收手。而且他受过中高等教育,智商很高,这也应该是他第一次杀人。”

“萧医生,你怎么说得和亲眼见过凶手似的。”

“马队长你应该知道犯罪心理画像吧?其实就像你们犯罪现场重建一样,通过心理分析刻画出案犯的人格和行为特征。如有详尽的资料,再深入甚至可以推测出案犯的职业、信仰、年龄和生活等等详尽的方方面面。”

马队长好像听呆了,老半天才回过神来:“这个曾经在一次讲座上听过,可惜国内还无健全的技术力量来帮助破案。那萧医生你是怎么推测出这些的呢?”

“反社会人格你肯定知道,又称悖德型人格,是犯罪的高发群体。选择在雨夜抛尸,显示出他的高智商和反侦查能力。从对被害人的残忍程度和他不加掩饰地抛尸,可以看出他的反社会人格特征。你们肯定也搜索了过去的案犯资料,没有对得上号的人 物,所以五个月来还是一无所获。”

马队长干笑了几声:“确实如此,我们队里也一致同意这个人有反社会人格。按理说,反社会人格应该会形成很早,不晚于二十五岁,也就是说,这个凶手应该有案底。但查了这些年来的记录,却一无所获。”

“这就是我推测出他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原因,正是他受过的教育压制住了他的反社会人格。他这些年来压抑着愤怒,勤勤恳恳地做人做事。直至某次突变,有可能是失业、离婚或灾劫让他的愤怒爆发了,最终造成了人格改变,释放出了他的反社会人格。”

接下来我听到了萧医生莫名亢奋的声音:“他在第一次杀人时,是紧张的、恐惧的和兴奋的,就像初尝禁果的孩子。这是他的第一次,但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愤怒的发泄方式。杀一个我是杀人犯,杀十个我也是杀人犯,反正都是死罪,有何不同?”

我听到了马队长咽口水的声音,虽然有一墙之隔,但这声音清晰地传入我耳中。“萧医生,你……你没事吧?”

萧医生呵呵一笑:“你想抓住变态杀人狂,你就得像他一样思考。”

“你也太入戏了点。”

“你还记得龙治民吧,一个像武大郎一样的矮小农民杀了四十八个人,而且将这四十八具尸体就埋在自家的院子里。”

“当然记得,一九八五年新中国第一变态杀人狂。”

“你有没有想象过这个矮小的农民,抽着烟,在埋满了尸体的院子里来回踱步时的那种扬扬自得?他当时肯定在想:嘿, 你们都瞧不起俺,现在都踩在俺脚底下哩!嘚瑟啊,你们再嘚瑟啊!”

“萧医生,你不去写恐怖小说真是可惜了。”马队长无奈地说了一句。

“这就是变态杀人狂的想法,杀人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上帝,他主宰生命!他可以从杀人中找到快感和自信,宣泄自己的愤怒。”

“对了,这个凶手会不会有精神问题,到时候他要利用精神病脱罪怎么办?”听得出马队长已经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这个怪异的精神科医生让他无所适从,岔开话题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