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老刀的分析(第2/4页)

“尤其是对金玉堂,他的哥哥在警备司令部当官,虽然我们想争取他哥哥为我们工作,但也不排除他被他哥哥拉过去这种可能。并且他也有向敌人指认行动对象的机会,是他送杨如海同志出门的,他完全可以事先和敌人约定好,他亲自往外送的那一个就是行动对象。但是,凌飞在亚东旅馆向何芝兰调查金玉堂的时候,金玉堂正好回到旅馆。凌飞在离开旅馆的时候,又悄悄地返回去偷听他们的谈话,可他听到的却是金玉堂也在为自己的安全在担心。”

“凌飞回来以后把整个过程向我做了汇报,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细节消除了对金玉堂的怀疑。如果真的是他叛变了,他在凌飞走后,不可能去和他妻子演这出戏。除非他知道凌飞在那儿偷听。可是,我很相信凌飞的侦查能力,金玉堂绝不会发现他偷听。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金玉堂不是叛徒。经过反复的思考,我最终排除了赵梦君和金玉堂他们两人叛变的可能。”

钱如林问:“如果赵梦君不是叛徒,那他为什么要逃跑呢?”

陆岱峰说:“你问得好!这也正是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蹊跷。那天,我独自思考了很长时间,忽然一个念头冒出来:他为什么早不跑,晚不跑,偏偏在李克明找他谈话以后逃跑呢?我找来与李克明一起去找赵梦君谈话的刘学林,详细地询问了一下他们谈话的情况,我怀疑李克明故意给赵梦君施加压力甚至是威胁他,赵梦君才想到先躲出去,等到我们查出叛徒以后他再回来。这也就是他逃跑以后既没有跑进敌特机关寻求保护,又没有逃出上海躲避到乡下的真正原因。”

“当然,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知道内部出了叛徒,叛徒可能是开会的其他几个人,也可能是咱们保卫处的人,如果这样,将他隔离的人中就有可能存在叛徒,他越想越害怕,才最终决定出逃。在李克明带人追杀赵梦君的时候,我命令行动队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除掉他,目的就是想要亲自对他进行审查。可李克明不可能让他活着,所以就杀死了他。”

凌飞问:“那您是从了解了李克明审查赵梦君的情况以后就开始怀疑他了吗?”

陆岱峰说:“不是,当时我还只是认为李克明做事有些太武断。因为这很符合他平时的作风。我真正对他产生怀疑是在我们商量如何追杀赵梦君的时候。赵梦君打伤行动队队员逃跑以后,如果他是叛徒的话,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敌特机关,而不是到亲友家去借钱逃跑。李克明在他的亲友家安排了人,却很有信心地说一定会抓住他。”

“在李克明走后,我就产生了一些疑问,李克明是一个老特工,他怎么会想不到一个叛徒最有可能逃进敌特机关寻求保护呢?我又安排凌飞派人到调查科上海实验区附近埋伏,我对李克明和凌飞下的命令是不一样的,要求李克明抓获赵梦君以后尽量不要伤害他的性命。因为,如果赵梦君是叛徒的话,肯定会首先想到去敌特机关寻求保护。如果他出现在亲友家,则说明他很可能只是因为害怕被我们冤枉而逃跑或者是害怕在监视他的人中有叛徒会危及他的性命,所以,我才不让李克明除掉他。而如果他出现在敌特机关附近,那就说明他真的是叛变了。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除掉他,以绝后患。后来,赵梦君果然在一个旅馆里被李克明给杀了。这更加印证了我的怀疑。我对他产生怀疑以后,又反过头来把那几天发生的事情从头认真地想了一遍,发现原来有很多疑点被我们忽视了。”

“许明槐和他的行动组组长李维新在茶楼,他们是在等着叛徒发出信号确认了行动对象之后再下楼,他们怎么能够肯定一定会有两辆黄包车在茶楼下呢?这只能是他们早就安排好了的两辆黄包车。这两辆车在我上茶楼的时候还没有,他们应该就是在临近散会的时候悄悄地停在茶楼下的。当时我在茶楼上,正好看不到在墙根下或者是门口停着的黄包车,可是,在对面的李克明不会看不到,可是他既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事后也一直没有提起。”

“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在第9弄弄堂口的那个化装成修鞋匠的队员,当时我就觉得他是一个刚刚加入队伍的新手,毫无地下工作经验。李克明说是老队员很少,其实,参加地下工作一年以上的老队员在行动队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他以为我从来不过问下面各科队的事情,就可以瞒过我。他故意在杨如海同志的必经之路上的这个关键位置安排一个没有战斗经验的新手,是为了确保他们行动能够成功。”

“事发后的第二天他召集行动队的组长开会,他向组长们详细介绍了那天他的行动情况,这违背了他一贯的作风。他这个人很自负,在行动队从来都是他说了算。他很少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对部下说,更不会去征求部下的意见,让他们帮助他分析。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三组组长刘学林是我介绍去的,认为刘学林是我的亲信。他是想让刘学林相信赵梦君就是叛徒。后来安排刘学林和他一起去对赵梦君进行审查,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可正是他的这一反常举动更加深了我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