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棋子(第5/10页)

“微臣有要事启禀陛下。”

“说吧。”

“陛下,是要事。”祖弼仍旧低着头。

刘协无奈地看了曹节一眼。曹节掩口笑道:“那你们君臣商讨政事吧,郭煦说她偷偷让人夹带了些蜜饯进来,我去看看。”

等曹节走远了,祖弼才直起腰,将一根竹管放入刘协袖中。

刘协皱了皱眉:“又是他的消息?”

“是。”

“你宁愿相信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也不愿相信节儿?”刘协道。

“她毕竟是曹家的人。”

“当初她们三个姐妹入宫,你就开始怀疑她们。这么多年过去了,其他两个不说,节儿的为人你还不清楚吗?”刘协摇头道。

“陛下,微臣之所以相信寒蝉,是因为寒蝉这些年做了不少事,而这些事大多都对您有利。皇后娘娘呢,她又做过什么?”

刘协沉吟良久,道:“你有没有想过,我能坐在皇位上这么久,或许跟她有些关系?”

祖弼摇头:“陛下,恕微臣直言。娘娘虽然心地良善,但在曹家根本说不上话。您也知道,这些日子因为宫中用度紧张,她跟曹丕还吵了一架,结果却没有一点儿好转。况且,她虽然贵为皇后,但跟曹贼毕竟血浓于水,如果这等大事被她看出了端倪,她又怎会忍心眼睁睁看着曹家失势,满门抄斩?微臣想要瞒着她,也是为她好。”

刘协没有说话。

祖弼跪下道:“陛下,您肩负着中兴大汉这般重任,应当慎之又慎。再者,儿女情长本就不应为帝王所重。当年高祖为逃脱追兵,三次推惠帝和鲁元公主下车;受楚霸王项羽胁迫,则答烹太公而分羹。如此这般,才创立了我大汉四百年基业,为帝王者……”

“别说了,我知道了。”刘协打断了祖弼的话,“你起来吧。”

祖弼没有起身,却将头伏得更低:“陛下,时至今日,像我们这些汉室孤臣,已经不多了。而且,这次或许是我大汉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微臣恳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做一个无情无义的铁血君王,该舍弃的舍弃,该牺牲的牺牲。我们这些人,注定要用尸骨为陛下铺就重掌天下的血路,虽然可能活不到陛下君临天下的那天,但我等,虽粉身碎骨,却万死不辞。”

刘协看着祖弼的满头白发,眼角隐约有泪光闪烁。他转过身去,幽幽地叹了口气。这种场面,看过多少次了?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受衣带诏,组织“七义灭曹”,结果事败。董承、吴子兰、种辑、王子服等人被诛灭三族。当时董承的女儿董贵人还怀有身孕,自己向曹操求情,却仍被腰斩弃市。建安十九年,皇后伏寿联络其弟都亭侯伏典,密图曹操,谋泄,曹操诛杀伏氏宗族百余人之后,又命华歆带兵闯进宫中,斩杀皇后伏寿和两个皇子。建安二十三年,司直韦晃、少府耿纪……

罢了,罢了,想这些陈年往事何用?身为大汉皇帝,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只不过,从这些年的尸山血海走过来,已经感觉很累了,中兴大汉,有可能吗?我会不会是大汉最后一个皇帝?

刘协摇了摇头,是的,祖弼说得对。至少,还有这一次机会。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就应该做这个位置上的事。这世间的很多事,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做与不做。身处庙堂之上,自然身不由己。

远处,皇后曹节手上捧着一个漆木盒子,从库房里走了出来。刘协示意祖弼起身,自己迎向了曹节。

“祖大人向你禀告完要事了?”曹节掩口笑道。

“能有什么要事,还不都是些劝我要自省自重,奋发图强的老话。”刘协笑了笑,“祖弼这人,真是迂腐之极。”

“嗳,皇上,你可不能这么说。祖大人虽然不怎么待见我,可他确实是个好官。”

“是的,这我知道。”刘协回头看了眼已经离开了花园的祖弼,低声道,“可惜,我却不是个好皇帝。”

曹节眼睛低垂,沉默了一会儿,突然举起了手中漆木盒子,道:“来,皇上,尝尝这个。”

“什么东西?”

“刚才不是告诉过你了吗?”她吃吃笑道,“是郭煦偷偷夹带来的蜜饯,我刚才在库房里吃了一颗,真的好甜。”

“郭煦?曹丕的妃子吗?哈哈,只有你们这些女人才会喜欢这种……”

曹节将一颗蜜枣塞进刘协嘴里,依偎在他怀里道:“你尝尝嘛,好久没吃过了,真的好甜,难得郭煦妹妹有心。我在世子府里跟我那吝啬的弟弟大吵一架后,她总会时不时地夹带些东西送进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