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未完成的凶杀(第2/17页)

“师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卓米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触及什么敏感话题。

“一名男子在东风巷巷口被人杀死了,现在案件性质还不好确定!”老陈简单地一句带过。

“会不会是抢劫……”

卓米刚想对案件分析一番,便看见老陈瞪起的双眼,他很识趣地没有继续说下去。

“邓大队!”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

只见一位年近四十,肩扛两杠两星的男子急步走到人群中间,作为刑警大队的一把手,邓大队极为干练地吩咐道:“我已经通知了技术科的人去勘查现场,我们还按照老规矩,两人一组,分为八个调查组,现在立即动身前往案发现场!”

话音刚落,十六个人已经两两离开了值班室,卓米自然跟老陈分到了一组。

刑警队办案,大多都没有开警车的习惯,老陈的座驾是一辆比卓米还大几岁的白色普桑。

“小米。”上了车,老陈并没有着急拧动打火钥匙,他叫了声坐在副驾驶上有些委屈的徒弟。

“怎么了,师父?”卓米虽然心里有些不悦,但还是礼貌地抬头看着老陈。

“知道我刚才为什么阻止你说下去吗?”

卓米摇了摇头。

“听说过李金柱吗?”老陈似乎拿定卓米会知道这个名号,很有底气地问。

“李金柱?难道是……”

“对,就是他。”

卓米虽然刚上班不久,但是“李金柱”这个人的传说,可是如雷贯耳。刑警案卷室有个荣誉墙,湾水市多年来颇具影响的大案、要案均有记录,“7·30刘新庄一家七口被灭门案”“2·12南陵路杀人碎尸案”“8·21、8·23、8·28、9·02系列抢劫出租车杀人案”三起为数不多的特重大刑事案件的办案人一栏,均写着“李金柱探案组”的名号。卓米为此还专门打听过“李金柱”是何方神圣,得到的结果有二:第一,李金柱,男,从警三十年,年过半百,绰号“湾水老福”——“湾水市福尔摩斯”的缩写。其不光有敏锐的判断力,还有过人的胆识,因为表现太过突出,被破格提拔至公安部担任要职。第二,李金柱和老陈是“铁把子”,有过命的交情。

卓米回过神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小心翼翼地问了句:“师父,听说您和李金柱前辈很熟?”

“我们两个曾是搭档。”

“什么?你们是搭档?您是李金柱探案组的成员?”

老陈干笑一声:“什么狗屁探案组,那都是后辈给瞎起的名号。当年探案组就我和他两个人。”

“师父,您是说,档案室墙上贴的那些案件您都参与过?”卓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对啊……”老陈重重地点点头,接着说,“要不是你师娘身体不好,或许我们俩到现在还是搭档!许久没联系了,听说这家伙干上国际刑警了!”老陈有些伤感地拧了一圈点火钥匙。

汽车发动机如生了锈的发条,发出“嗡……嗡……”的声响,一次,两次,三次,老陈的手有些发酸:“这破车!老毛病又犯了!”他骂道。

卓米坐在副驾驶盯着老陈手上的动作,一声不吭。

“知道当一名刑警最忌讳什么吗?”老陈额头青筋暴起,又使劲拧了一把点火钥匙。

“嗡……”这次的声音拖得比刚才几次更长一些。

老陈左脚踩动离合器,右脚猛点了几下油门。

“轰隆隆!”汽车的前大灯终于亮起。

“呼!”老陈擦了一把额头若隐若现的汗珠。

当卓米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在随着车身移动时,他很适时机地续上了刚才的话题:“忌讳什么?”

“先入为主!”

“先入为主?”

“对,破案讲究的是证据,不能凭借一面之词便开始揣测案件性质,更何况你连凶杀现场是什么样子都没有看见。”老陈打了一把方向盘,拐出团结巷驶向朝阳路,“刚才值班室里都是咱们刑警队的老刑侦,别回头让他们笑话我老陈带不好徒弟!”

“师父……对不起!”卓米有些羞愧。

“你是我的关门弟子,我是准备把你培养成刑侦专家的,所以对你要求严格了些!”

“我知道师父是对我好!”

老陈松开右手,拍了拍卓米的肩膀,打开了话匣子:“你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警察队伍的,和专业的警校生还不一样,除了在刑警队实习的这三个月,你从来没有接触过公安工作,而且不凑巧的是,这三个月我还请假出去了两个多月,有些细节你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师父,什么细节?”卓米来了兴趣。

“别看咱们市的经济水平在整个湾南省排不上号,但我们这里的破案率绝对是头一名!”老陈侧目看了一眼认真听讲的徒弟,“不管是什么案件,证据永远是关键,一起案件发生,咱们只有把所有的关键物证提取完毕,才能分析出案件的性质。拿咱们这起案件来说,你连现场都没去,怎么可以张口就说是抢劫杀人?当然,你的这种猜测有很大的可能性,但这也仅仅只能是猜测,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虚无缥缈的猜想上,还不如实地去调查来得实在,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