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未完成的凶杀(第11/17页)
老陈心中一沉:“怎么找到那地方的?”
“是技术科负责监控的前辈分析视频找到的。”
“他住的地方搜查了?”
“应该搜查了,听说还在他被抓的地方找到了凶器,DNA都比对了,师父,案件告破了!”卓米已经乐开了花。
“真的是他?”老陈眉头紧锁,在思考着什么。
“师父?”
“嗯?”
“王中队让咱们赶紧回去,说要审讯嫌疑人。”
“好,知道了,你先去车里,我解个手。”
“嗯。”
老陈把车钥匙递给卓米,他自己则转身走进了死者父母家中的卫生间。卫生间的房门很快被反锁,他小心翼翼地掏出了那张信纸。
“花园小区3号楼4单元6室!果真有这个地址,我们没有在这里搜到毒品,如果举报人说的是真实情况的话,那她口中的毒品就一定藏在另外一个落脚点,举报人究竟是什么人?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难道那个人也参与其中?”多年的侦查经验,让老陈开始怀疑对方的动机。
老陈把纸条贴身收起,按动坐便器上的冲水按钮,打开房门快速朝车的方向走去。
“师父。”小米的声音有些急切。
“是不是着急想听听审讯啊?”
“嗯!”
“嫌疑人刚抓到,就算现在回去我们也参与不了审讯。”说着,老陈拉开车门坐在了驾驶座的位置。
“为什么?”
“在我们市,只要发生命案,头一遍审讯都是由技术科负责的。”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规定?”
在卓米说话间,汽车已经发动:“这是我们市局的规定,因为只有技术科知道现场物证的情况,这样问起来有针对性,第一遍审讯结束,接下来我们才会接手。”
“这好像跟电视里放的不一样。”
“现在破案可不像以前,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嫌疑人只要稍稍一审,什么都招了。可现在不行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两个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证据,很少有人会主动开口,所以才会有了这样的规定。”
“原来是这样。”
“虽是这样说,咱们还是要抓紧点时间,我这里还有一个重要情况要核实。”
“嗯!”
刑警队值班室内,所有人都一脸愉悦,照这个情形,如果能摆上几瓶啤酒、三五盘凉菜,庆功宴都指定开起来了。
“老陈,你师徒俩可是最后到的!”正说着,人群中抛来两支烟,老陈一把接住,扔给卓米一根。
“嫌疑人呢?”老陈叼着烟借了个火。
“技术科在问第一遍问话材料。”
“证据怎么样?”
“视频监控、鞋印、DNA,还有纤维物证全部比对上了,作案工具也找到了,百分百铁案。”
“师父,我能不能去审讯室看一看?”卓米小声征求老陈的意见。
“去吧。”老陈挥挥手。
“小米还真是好学!”
“是啊,现在像小米这样的年轻人不好找了。”
“陈老,你可带了个好徒弟啊!”
人群中,你一言,我一语。
“你们先聊着,我去办公室歇会儿。”老陈心中有事,打了岔,直奔二楼办公室。
办公室的房门被老陈锁死,信封被平整地摆放在桌面上。老陈顿了顿,慢慢地从中抽出那张像素有些模糊的照片。
“这应该是手机拍摄后冲洗的。”他捏着照片一角仔细打量,“肥皂块大小,牛皮纸包装,颗粒细腻,如果真是毒品应该是海洛因。”
老陈放下照片,皱眉沉思了一会儿。
“这两块加起来至少有两公斤……故意杀人加上贩卖毒品,那这个谭子明绝对是死刑立即执行。可对方为什么要置谭子明于死地呢?”老陈捏着下巴,“这个人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她知道这么多内幕,难道是想借公安局的手杀人?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跟专案组如实汇报,但这样正中了举报人的下怀,极有可能被她牵着鼻子走。二是暂时不汇报,看看事态的发展,可这明显不符合规定。”
如果换成卓米,估计早就把信封交上去了,但老陈算得上是刑侦专家,思维缜密地看待问题,是他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也是他能屡破奇案的制胜关键,所以他不得不多考虑几步。
“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啊……”他的内心极度矛盾。
老陈的手机突然响起,他低头一看,是家里的电话。
“喂,爸,什么事?”
电话那边短短的两句话,让老陈欣喜若狂。
“当真?”
……
“好,我马上就回去。”
七
审讯室内烟雾缭绕,卓米趴在窗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里面的一举一动。技术科正在给嫌疑人做第一遍审讯材料,主审人正是技术科的主任胡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