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六月围城,角逐东京(第8/10页)

孙文此次赶赴东京,是因他心中酝酿着一个极可能影响未来革命全局的大计划,因此他事前向黄三德发去了一封电报,在电报中告知了这一情况。黄三德立即动员致公堂的人力,在华侨当中筹措经费,并亲携经费远赴东京,暂住于洪门在东京的据点,等候孙文的抵达。

孙文本来没打算一到达东京便立刻去见黄三德,但因与暗扎子和浪人恶战后损伤惨重,而当时离洪门的据点又很近,因此他第一时间想到来此暂避风头,也好让刚经历一场恶战的众人能喘上一口气,同时能够借助洪门的力量来自保。

孙文加入洪门致公堂的事,在当时知道的人并不多。听杜心五这样简略一讲,胡客才明白过来,原来洪门并不是要对付孙文,而是站在孙文这一边的。

“洪门的人可信吗?”胡客问道。

杜心五回答道:“洪门有三十六誓,入会者即约为生死兄弟,平素行事最讲究义气,再说又是黄盟长亲自去挑选的人,应该信得过。”

胡客点点头。他扭头看向窗外,日头已偏,离夜幕降临,约莫只剩下一个时辰了。

到了日落时分,天色逐渐暗沉下来。

黄三德亲自挑选的二十个身强力壮的洪门弟子,已经整整齐齐地候在大堂之中。

孙文与黄三德寒暄着从偏房里走出,其余人跟随在后。

当初孙文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时,被致公堂封为了“洪棍”。洪门这一组织,向来有“三花及第”的说法,意即无论哪个分支机构,也无论规模大小,都须在首领之外至少设置三个重要职位,分别被称作“白扇”“洪棍”及“草鞋”,其中“白扇”是军师,有设计指挥之权,并与首领共同管理钱粮,“洪棍”掌管执法,“草鞋”则负责情报。在这里面,“白扇”配以天干,“洪棍”配以地支,“草鞋”配以九宫,再加上普通弟子配以太极,四者相合,又有“天干地支九宫太极”一说。

孙文是致公堂的“洪棍”,在致公堂中地位很高,所以当他从偏房里走出时,二十个洪门弟子当即施礼拜见。孙文回了礼。

黄三德特意介绍了其中一位体格健壮、眉浓脸阔的洪门弟子,不无赞赏地说:“这位聂承贤聂兄弟,是这批兄弟中的‘老马’。他身手矫捷,在众家兄弟里,是出了名的厉害。”

聂承贤身强体壮,似一堵厚实的墙,在这二十个洪门弟子当中,能让人看上一眼便记住。他也不说话,直接向前踏了一步,冲孙文抱了一个“花亭结义”的手礼。孙文当即回以同样的手礼。按洪门内部的规矩,相互间见过“花亭结义”,那便是生死相交的兄弟了。

众人走到大门处,临别之际,黄三德再三叮嘱聂承贤务必保证孙文的安全。聂承贤像是不善言谈,黄三德每叮嘱一遍,他便点一下头,除此之外,别无表示。

“三德兄,去年在三藩市,便承蒙你费力搭救。”孙文不无感激地说道,“想不到今日又得你……”

“你我之间,还说这等话?”黄三德微微一笑,又叮嘱孙文,“生死可是大事,如果途中遇险,切莫硬拼,想办法回来便是。”

孙文点点头。在向黄三德作别后,他与剩余的十三个革命党人一起,走上了必须要走的道路。

吸取了白天的教训,经过商议后,这一次孙文等人分得更开了,三三两两装作行人,散步似的走在东京的街道上。二十个洪门弟子同样散开来,聂承贤带一部分洪门弟子在前方探路,以提前确定路上有无危险,另一部分洪门弟子断后,其余洪门弟子则成闲散状,时快时慢地穿插行走在革命党人的周围,方便随时保护。

和白天不同的是,这一次向锦辉馆而行,途经的都是宽阔且繁华的大街道。这是为了避免招人注意。几十个人就算分散开来,行经冷清的街路巷道,那也容易惹人怀疑,反倒是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和其他路人混融在一起,不易被人察觉。

在经历了一个喧嚣的白昼后,夜里的东京城仍然热闹不减,但这种热闹,又给人一种舒适恬静的感觉。街道两侧的路灯一盏盏地亮了起来,灯光虽然昏暗,但也能照亮街道上的一切。街道中央的铁轨上驶来了一辆电车,上下乘客后,又在悦耳的铃声中缓缓驶远。

孙文望着远去的电车,喟然叹道:“两年前我与康梁等人论战时,这条街上还是马车和人力车来往,如今两年过去,东京便已有了铁道,有了电车。慎媿,你此番去了一趟上海,那里有电车了么?”

慎媿是杜心五的原名,他这次联系光复会时,曾亲自去过上海,闻言答道:“我在上海待了两日,没有见到。”

“那就是了。”孙文叹道,“满清不倒,社稷难兴,十年前的甲午之战,只怕将来还要重演啊。”触景生情,孙文不禁满面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