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六月围城,角逐东京(第7/10页)

胡客将退得最慢的三个暗扎子杀毙,一脚踢拢大门,随即一个滚身,藏至墙后。街道上枪声响起,密如鼓点,木质大门霎时间千疮百孔。

待一轮枪声响过,胡客忽然蹿向墙角,一跃而起,挂住上半截摇摇欲坠的楼梯,翻身上了二楼。

胡客经过二楼时,从一间房间里抓了一件干净的衣服,随即快步登上楼顶。街道旁的居民楼连成一线,胡客从一幢楼顶跳向另外一幢,向前奔行。

街上的暗扎子和浪人望见了,急忙在下方追赶。南帮暗扎子举枪射击,但胡客弓弯了腰,子弹因角度的问题,根本击打不到。

追过一条街,来到一处路口,抬头再望,却忽然不见了胡客的身影。暗扎子和浪人急忙闯入街边的居民楼,冲上楼顶,四顾茫然,胡客早已不知在何处下楼,也不知去了何方。被胡客这么一阻拦,孙文等人也不知逃去了何处。三路人急忙回到街道上,向位于北面的锦辉馆赶去,要赶在孙文抵达锦辉馆之前,半道截杀。

洪门

胡客摆脱了暗扎子和浪人,没有向北行,而是往西走。

他换上了那件干净的衣服,以免惹来路人的注意。西行两条街后,他又北行半条街,接着转进一条狭窄的巷道,最后在一座门楣上刻了一个倒尖角符号的房舍前停下。

胡客叩响了门,一声轻一声重,连续重复了三遍。

门从里面拉开,杜心五出现在了门内。

孙文等人从居民楼顶逃走后,并没有赶往锦辉馆,而是来到了这处房舍暂避。在那幢居民楼的二楼上,孙文亲自跟胡客说了这处房舍怎么走,杜心五也让胡客脱身后一定要赶来会合。

光复会、华兴会、兴中会及其他各会党的人损伤不少,就连湖南拳王王润生也没能幸免,肩部挨了一刀。此时剩余的十三个革命党人,全都在这房舍的偏房里抹药包扎。

当胡客走进偏房时,包括孙文在内的所有人都流露出了惊讶之色。除杜心五外,没有人能想象,胡客只身抵挡那么多暗扎子和浪人,竟然还能活着回来,而且几乎没有受伤,就连见识过胡客能力的光复会众人也不免感到惊讶。孙文第一个站起身来,以表达对胡客的敬意,就连看胡客的目光,与之前相比,也已变了许多。

“此处非久留之地,等三德安排好人手,我们便走。”孙文环顾众人说。

“如果非走不可,须等到天黑之后。”胡客说道。他十分清楚,暗扎子和浪人追丢目标后,必定会在通往锦辉馆的必经道路上设伏截杀,此时大白天行事,危险重重。

孙文想了一想,点着头说:“你说得不错。今日闹得满城风雨,白天行动,确实不太方便。那大家就先休息,等天黑了再走。”

此话一出,原本已经站起来的一些人,又都纷纷坐了下去。

胡客走到杜心五的身边,低声问道:“你们还有人手?”

杜心五点了点头,道:“你可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胡客摇摇头。

“此处是洪门在东京的地头。”杜心五说道,“洪门你总该知道吧?”

洪门的名头十分响亮,胡客当然知道。这个“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的组织,在创立之初,曾对外称天地会,立誓反清复明,在两百年间策划了不少反清活动,成为令清廷最为头疼的秘密组织之一。后因清廷的大力镇压,洪门被迫转移至海外发展,最终一步步成长为影响力巨大的华侨组织。

此时孙文等人暂避的房舍,正是洪门在东京的据点,而孙文口中的“三德”,便是人称“洪门大佬”的黄三德。

两年前,在经历一场和保皇党的激烈论战后,孙文深感革命力量不足,遂从日本赴檀香山,并打算经檀香山赴美国,在美国华侨中宣传革命,筹措革命经费。考虑到洪门的海外分支机构致公堂在美国华侨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孙文希望能通过加入洪门致公堂来获得发展革命上的便利。洪门对入会者没有资格限制,但必须有介绍人,所以孙文在洪门前辈钟水养的介绍下,在檀香山向致公堂提出了入会请求。

洪门向来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与孙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志向正好契合。致公堂理所当然地接纳了孙文,并在国安会馆举行了入盟仪式,封孙文为“洪棍”。

次年,孙文由檀香山赴美,抵达致公堂总部所在的三藩市。哪知因保皇党人从中作梗,外加清廷驻旧金山领事何枯的告密和诋毁,孙文被美国海关当局以“中国乱党”之名拘禁起来,并打算将其遣返回国,交由清廷处置。致公堂的盟长黄三德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倾全力以救,拼却了人力财力,几经辗转,终于使得孙文安然脱险。孙文和黄三德会面后,一见如故,两人对时局的看法极为一致,都认定非武力不足以救中国。由此,以黄三德为首的洪门致公堂,开始全力支持孙文的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