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夜更深谜更深(第2/10页)

“这相当于乙项‘协助者在拜殿外给了她协助’啊。”

至少也称呼一声名字吧,“爬格子的家伙”心里一边想,—边作出了回应。

这时,钦藏从旁对辰之助耍起了贫嘴:“你倒也有点想法嘛,不过,这样一来,就必须准备一条很长而且牢固的绳索哦。”

“这种东西,事先知道的话,要多少就能准备多少。”

“那么,藏在哪里?别的不说,就说怎么往岛上带?而且,还要抱着绳索在墙下转来转去吗?”

“尽、尽挑刺!那你有什么好点子?”

钦藏和辰之助开始拌嘴的时候,正声冷静地插言道:

“从墙上下来虽然也是难题,但在这个问题之前,我认为有一个事实不可忽视——我和刀城先生一直在看着。”

“对啊,刀城先生和正声君在阶梯廊下端的门前,分别面向东和西坐着,所以如果有人接近墙下,他俩一定会察觉嘛。”

行道边说边看言耶的脸,而辰之助立刻开了口:

“那么暗,能看到什么?”

“不,暗归暗,正声君还是清楚地看到了走向西端断崖的赤黑的身影。虽然当时没认出是他,但至少有什么人朝哪个方向去,这种程度的判断还是做得到的。正声君,除了那个看似赤黑先生的人,你还见过别的而且还是朝高墙那边去的人吗?”

“没,只有他。那么刀城先生,东面也——”

“嗯,我什么都没看到。也就是说,阶梯廊下无论东面还是西面,都没有任何人走向拜殿高墙——”

言耶说到这里,突然止住话头,显出凝神深思的样子。

“怎么了?”

“哦——朱音小姐是怎样登上墙顶的呢?我想刚才北代小姐的构想姑且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至于后来下墙的方法嘛,其实也许没那么难。”

“哎,你说什么?那墙和就在墙下延伸开去的岩场斜面,不是几乎和断崖绝壁一样吗?”

“是,如果直接下去的话……确实如此。”

“可是,若说其他下去的方法什么的——”

“如果沿着阶梯廊的顶下去呢?”

“什么?”

“比起墙下岩场的斜面来,廊顶的斜度应该平缓得多吧。诚然阶梯也颇为陡峭,不过,如果完全俯下身体,或四肢着地向后一点一点退下来的话——”

“好像可行呢——啊,但是,铃怎么解释?就算目的不变,是为了让我们从阶梯廊下的门前退开才鸣铃,但之后的行动可就完全不同啦。鸣铃后,登上崖侧的高墙顶,再从那儿移动到阶梯廊顶,就是说必须从东墙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还要赶在我们踏入拜殿、随时可能往屋顶上看的风险发生之前。十一分钟时间……是否真能做到这地步……”

“铃嘛,只要在阶梯廊顶鸣响就行。”

“……”

“就是运用在拜殿外、阶梯廊中鸣铃的方法啊。在穿行于阶梯廊顶附近的细线上,事先套上别的绳,再把这绳从格子窗的空隙抛向廊顶,准备工作就完成了。要是在绳端缚上重物,很容易就能抛上廊顶,而且还不用担心细线被风雨吹走。当然回收细线也轻而易举。”

“对啊……如果用这种方法——”

“我说……”言耶和正声的热烈探讨,被行道透着歉意的语声拦住了,“我觉得刀城先生的构想很了不起,但要是真的这么做,恐怕总会有一两片瓦掉下来吧……”

“……”

“浦上人家用的几乎都是渔村独有的石置屋顶,拜殿的屋顶可以说也一样。人在这样的屋顶上走,恐怕没那么容易。而阶梯廊顶又特别陡,我想,首先压顶用的石头肯定会滑落下来。”

“况且和直接下墙比起来,斜度虽说是大为和缓了,但鉴于人要在被雨淋湿的瓦上前行,阶梯廊顶这条路也可谓危险至极吧。”言耶道。

就像等候这一刻似的,钦藏在此加入严厉质问:

“又是一番纸上谈兵的空话吗?”

言耶显出了进一步深思的姿态,但终究还是坦率放弃了自己的见解。然而,也许是因为这一构想的出发点中含有瑞子的提案,她难得地以犹豫不决的语调开了口:“可是,说到脱身的方法,我觉得现在这个最妥当……”

“你能这么说我很高兴,我也认为这方法并不是太勉强,但是——”对瑞子微微一笑后,言耶又露出了有点严峻的表情,“仔细想想,在阶梯廊顶走的方法毕竟还是太危险。啊,所谓的危险就是指——蹭落石头之类的,担心自己失足坠落也是,还要考虑自己的身影被谁看见的可能性。”

“那样的距离,而且是在被雨淋湿的瓦上,还要避开石头往下走,很费时间吧。”正声插言。

“嗯,从集会所开始延伸的阶梯廊决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字形地曲折着。也就是说,看得见阶梯廊顶和拜殿墙上的地方到处都是。虽说一定程度上会由于黑暗而难以分辨,况且也可以预料到这个时期天气不好,但那一夜也未必绝对不会出月亮。何况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知道见证人会不会老老实实待在集会所。也许在我和正声君之外,还有两个监守者,正分头在东西墙下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