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18页)

一切在我眼中都顺顺当当,这种感觉在我查看自己新的“存货”清单时又增强了。很有意思的是,我看到名单上有个人叫沃尔夫·迪特里希,化名“勃兰特船长”,他在我新执导的这班演员中是个主角。我们现在说的已经是六十年代后期了。比尔·海顿掌权的时间还剩下三年。

汉堡对英国人而言一直是个好地方,那时候更是从事间谍活动的理想场所。经历过苏黎世湖畔的文雅氛围之后,汉堡这座城市显得活力四射,到处都洋溢着海风的气息。旧日汉萨同盟69与波兰、北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联系依然非常活跃。我们这儿有商业,有银行业——哦,苏黎世那边倒是也有。但我们这儿还有航运业,有移民,还有冒险家。我们这儿多的是浮华与粗俗。我们是德国的卖淫业和新闻业之都。我们的门前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70掩映在丘陵间的低地,这儿有横着刮的暴风雨、红色的农庄、绿色的田野,还有乌云密布的天空。每个人都是待价而沽的。直到今天,谁要是想收买我的灵魂,只要趁着我在堤岸上艰难跋涉过之后,送上一大罐吕贝克啤酒、一听腌鲱鱼和一杯德国烈酒就行。

这份工作的其他方面也同样让人舒心。我的身份是负责航运业的领事助理内德。我那简陋的办公室是一栋漂亮的砖砌小屋,挂着黄铜门牌,去总领事馆很方便,但出于谨慎的考虑,那是栋独立的房子。从海军部借调来的两名职员为我做掩护工作,并严守秘密。我有一部无线电台,还配了个来自塞浦路斯的译码员。虽然我跟梅布尔还没订婚,我们俩的关系也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不管我什么时候回伦敦向比尔·海顿或是他手下的哪位副职请示工作,她都会特意为我做好准备。

如果要和手下的情报员见面,我在韦灵伯特71区有一所安全公寓,下方正对着一片墓园。公寓楼下是一对已经退休的德国老夫妇经营的花店,早在“二战”期间,他们就是我们的人了。花店最忙的时候是星期天,每到星期一早晨,住宅区的一帮孩子会排着队把他们昨天卖出去的花再卖还给他们。我从没见过比这儿更安全的地方。白天的时候,从早到晚都会有灵车、带篷的货车和送葬队伍从我们门前经过。但到了夜里,这地方确实像坟墓一样安静。即使是勃兰特船长这样的外国人,穿上黑衣、戴上黑帽也能毫不起眼地晃进花店前的砖砌拱廊,一手拎着旅行推销员的那种公文包,通通作响地大踏步走上楼梯,来到我们标着“Büro”72字样、看起来再合法不过的大门前。

我还是继续叫他勃兰特好了。有些人就算名字再怎么换,别人记住的也只有一个。

不过,我皇冠上的宝石却是玛格丽特号——或者按照我们用英语的叫法——雏菊号。她是一艘四十英尺长的舱房式游艇,由瓦叠式外壳的双头渔船改装而成,设有一个操舵室、一个主厅,水手舱里有四个铺位。后桅和船帆能保持船身稳定,不致倾翻。船体是深绿色,船舷上缘是浅绿色,舱房顶部则是白色。她是为便于从事秘密行动而建造的,并不以快速见长。在光线不佳、波涛汹涌的水域,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她。雏菊号的甲板船具很少,船身紧贴水面,在雷达屏幕上显示出的图像没有一点儿威胁,尤其是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波罗的海是片险恶的水域,水不深,而且没有潮汐。即便只是刮点小风,这里也会掀起凶险的巨浪。雏菊号以十节速度加足马力航行的时候,就会摇摇晃晃,发出猪嚎似的噪声。全船唯一快速的东西,就是那艘十四英尺长、拴在舱房顶部当做救生艇的佐迪亚克橡皮艇,艇上配备着五十匹马力的约翰逊牌发动机,能让我们的情报员快速登船离船。

雏菊号的停泊地是易北河畔一个名叫布兰肯尼斯的老渔村,离汉堡只有几英里远。在那儿她心满意足地停在其他模样差不多的船中间,你都想不到她有多么不起眼。需要她的时候,她就从布兰肯尼斯出航,往上游开到基尔运河73,再以像爬行一样的五节速度缓缓开上六十英里,最后进入公海。

雏菊号有一套台卡导航系统74,可以通过岸上的从属电台收取信号,但其他的船也都是这样。从里到外,船上没有任何与其朴素之感不相符的东西。雏菊号的三名船员每个人都是样样皆能。船上没什么专家,但三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爱好。如果我们需要专业的调度员或是装运工,皇家海军就会伸出援助之手。

这么说你就能明白,我在伦敦站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小队提供后援,在前方有一应俱全的资源来检验自己的多种技能,还掌管着雏菊号和她的船员;对于一个生来就热爱大海的情报站长而言,能够继承到的一切宝贵财富我都已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