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潜入巴格达(第6/10页)

如同他搞耶利哥行动一样,科比・德洛尔又打破了几个规矩,但他的下级没人与他争论。约书亚已被定为是一项不许失败的行动,而且由于是局长亲自发起的,意味着具有最高优先权。

耶里德和内维奥特小组通常各有七至九名特工,但由于目标应该是平民,没有敌意,未经训练,未起疑心,所以这次队员的数量减少了。

摩萨德驻维也纳情报站站长已经安排了三座安全房,还有三名“波特”负责房子的清洁和采购食品。

波特通常是以色列青年,往往是学生。摩萨德对他的家庭背景彻底审查后,让他干跑腿的活。波特的工作是外出购物和其他日常事务,但不能提问题。作为回报,他可以免费居住在摩萨德的安全房里,这对于在外国城市求学的拮据的学生来说,是一大实惠。当执行临时任务的特工队进驻时,该波特必须搬出去,但还是让他做一些打扫卫生、洗衣服和买东西的零活。

虽然维也纳似乎算不上一个大都市,但对于谍报界来说,她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可追溯到一九四五年,当时,维也纳作为第三帝国的第二首都,曾被盟国占领,并被划分为四个区域——法占区、英占区、美占区和苏占区。

与柏林不同,维也纳获得了自由,最后连苏联也同意撤出,但条件是维也纳和整个奥地利必须完全中立。一九四八年柏林封锁期间,随着冷战的开始,维也纳很快便成了谍报活动的温床。由于她恪守中立,几乎没有自己的反间网,靠近匈牙利和捷克边境,对西方开放但也与东欧相容等原因,维也纳是各国情报机构一个完美的活动基地。

摩萨德一九五一年成立后不久就看到了维也纳的优势,于是向那里派遣了情报人员,阵容极其强大,使情报站站长的级别实际上超过了大使的级别。

后来,这个优雅的前奥匈帝国的首都成为超级隐蔽的银行业中心和联合国三个独立机构的所在地,并为巴勒斯坦人和其他恐怖分子所看好,成为他们进入欧洲的门户。所以摩萨德当初的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奥地利虽然也有反间谍机构和国家安全机关,但由于她信守中立,所以反间力量薄弱,能轻易躲开,摩萨德特工们叫奥地利的反间人员是“饭桶”。

科比・德洛尔挑选的特工队长是一名坚强的卡查,曾在柏林、巴黎和布鲁塞尔执行过任务,有多年的欧洲活动经验。

吉迪恩(昵称吉迪)・巴齐莱队长现在化名爱华尔德・施特劳斯,是德国法兰克福一家淋浴房制造厂商的一名代表。他不但有完整的证件,而且如果翻一下他的手提箱还能发现相应的产品介绍册、订货单和印有通讯地址的公司信笺。

即使打电话到他在法兰克福的公司总部查询,也会证实他的身份,因为信纸上的电话号码是摩萨德在法兰克福一个办公室的号码。

巴齐莱队长以及十名队员的这些身份掩护文件,是摩萨德另一个综合服务部门的杰作。在特拉维夫,与证件伪造部门同一层地下室里还有一系列房间,专门储存数量多得惊人的各个公司(不管真的还是虚构的)的资料。公司记录、审计报告、工商登记、印有公司名称的文稿纸、信封和其他文具,应有尽有,执行国外任务的卡查可以随时配备上某个的公司证明资料,而不会露出破绽。

在自己的公寓里安顿下来后,队长巴齐莱与驻地的情报站长开了一个会,并开始了这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任务:尽他们所能,了解法兰齐斯卡纳广场旁一家隐蔽的、极为传统的私有银行的一切情况。这个银行叫温克勒银行。

同一个周末,两架美国奇努克直升机从利雅得郊外一个军事基地升空,朝北方飞去,到了从卡夫吉沿着沙特与伊拉克国境至约旦的泰普林路上空。

每一架奇努克机舱里都挤着一辆路虎越野车,车上已经卸去了不必要的装备,但配置了超大油箱。此外每驾飞机上还有四名英国特空团官兵,挤在机组人员的后面。

最终目的地超出了直升机的航距,所以在泰普林路有两辆重型油罐车在等待着,是从海湾边的达曼赶过来的。

当饥渴的奇努克在路上停下来时,油罐车工作人员开始加油作业,直至直升机的油箱又满了起来。再次起飞后它们顺着道路朝约旦方向飞去,保持低空飞行以避开设在国境线对面的伊拉克雷达。

刚过沙特的巴达纳镇,接近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约旦的三国交界处时,奇努克又降了下来。又有两辆油罐车等待着为它们加油,但就在这个地点,它们卸下了机舱里的货物和旅客。

美国机组人员即使知道那些沉默的英国人要去哪里,他们也没有表露出来;不过即使他们不知道,他们也绝对不问。机上的装载员们把披着沙漠伪装的越野车顺着斜坡跳板卸到了路上,跟英国人握握手,说了声“嗨,祝你们好运。”然后他们加满油顺着原路返航了。油罐车随后也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