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刑警探案 第一章 勒索巨款幼儿被绑 临机一念揭开谜团

我是一名老刑警,从事公安工作已经有三四十年了,这些年里,我曾经遇到很多大案要案和重案,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上个世纪参与过的几个案件。

我手头有这么两张保持着连续性的特殊照片:一张是我满面疲惫,双眼吃惊地睁大,身体前倾,两手前伸;在我前面,一个中年男子,单膝着地,双手下按,他的头顶上方,一抹红影向后飞去。一张是我弯着腰,双手搀扶那个中年男子,而那个中年男子已双膝跪倒,头几触地。背景是临江市公安局正乐派出所院内,一面大书着“为人民服务”的影墙,那一抹红影正是中年男子向上甩出的一条中华牌香烟。

我之所以在这里津津乐道于这两张照片,是因为这两张照片的来历不同于往常。

一是由于这两张照片是在两个当事人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个恰巧有相机在手的照相爱好者抓拍的,而就当时的情景而言,派出所大门紧闭,是不允许外人入内的,不知什么原因,他却正在院内。我曾在侦查案件现场,留下了不少的照片,但在此之前,却没有任何一张是公安以外的人员拍摄的。

二是这两张照片记录了一起重大案件的成功破获,以及受害者家人激动、兴奋得不能自制的感恩之情。任何人只要身临其境,不论吃了多少辛苦,流了多少血汗,也不论作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意料的奉献,他的心里都会装满了成就、欣慰、满足、幸福。

这两张照片勾起了我的记忆,侦破这起案件的十个日日夜夜,又十分鲜明的回到我眼前。

这是一起在当时引起震惊的绑架人质、敲诈勒索案,也是我运用直觉破案的最成功的一例。在那个辉煌的时刻,我庆幸过,陶醉过,在心里一度充满了自信。

现在还是让我用平直的语言来敘说这段往事吧。

1995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

临江市姜桂乡庆和村的姜作忠,兴冲冲地走在乡间大道上。

此刻,他心头特别愉悦,今天刚从上海建筑工地回家,三个月没有见到孙儿小磊,心里总是记挂不下。小磊是姜家独苗,今年五岁,长得聪明结实,是全家的掌上明珠。小磊和爷爷特別投缘,只要爷爷在家,总是围着爷爷不住的跑前颠后。姜作忠对他喜欢得了不得,真是应了《红楼梦》中的那句话:“抱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在上海开了家拆房公司,生意特别好。上海正值城市改造和建设的高潮,要造新楼必须拆旧屋,拆房公司也就应运而生。这几年的经营,对一个乡下人来说,可谓是赚足了钞票,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要不是老婆和儿媳执意不肯,他早将孙儿带到上海去了。现在是下午四点三十分,到了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了,他不顾疲劳,自告奋勇去接小磊。走时心里还在犯嘀咕,乡下和城里到底不一样,城里早就放假了,乡下的幼儿园却在五一节照样上课。要不然,自己早已见到小孙儿了。

进了幼儿园,姜作忠直奔中班教室。他站在门口,目光扫视一遍,没有看到小磊。又环顾了一周,还是没有见到孙儿。他心中暗想,当真是上了些年纪,难道记错了教室?乡村幼儿园规模不大,一共只有四个班级,每个班级只有一个教室。他逐个教室看了看,仍然没有见到朝思暮想的小孙儿,心里不免有些着急起来。

他又回到了中班教室,大声向老师发问:“姜小磊在不在这里?”

女老师抬头望了望,反问道:“你是姜小磊的什么人?”姜作忠听后有些生气,粗嗓门回道:“我是他爷爷,来接他回家!”

大概是对这位爷爷的粗声大气不满,女老师故作惊讶之态:“哎呀,你可来迟了,小磊已经被他叔叔接走了。”“什么?!被他叔叔接走了,他哪来的叔叔?”这次轮到姜作忠惊讶了。他心里掠过了一个不祥的念头,对那个女老师道:“我回去看一下,小孩没有回家,我跟你们没完。”来不及多说,他急急忙忙往回赶。

回到家一看,孙子小磊没有回来,老婆和儿媳也没有叫人代接。

这种情形在以往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时,一家子都紧张起来,有的外出寻找,有的一个接一个的打电话,向可能接走小孩的亲友询问,姜作忠又赶到幼儿园追问小磊的下落。

幼儿园女老师这时也感到问题严重,认真回忆了当时的情况,说是被一个年约二十五、六岁,身高在l65厘米左右的长发男子接走,他自称是小磊的叔叔,顺道来接他回家,小磊就被他抱走了。

几个回合一折腾,时间已到晚上七时左右。一家人聚到一起,你哭他喊,乱成一片。

正所谓“当局者迷”,惶急之中,无计可施。还是姜作忠有些主见,他沉默良久,对家人说:“现在看来,小磊可能出事了,我们不能乱糟糟的瞎撞。为了把小磊赶紧找到,一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二是请求亲友一起出动寻找。只要能把小磊找回来,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