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4/6页)

希斯登录后发现最早的一篇帖子是几天前发布的。他浏览着这篇帖子下面的回复,帖子的内容引发了大规模的口水战,他能够想象出来,如同野火一般迅速传播到绝大部分失聪人网站。他把所有内容都抓取下来,然后用计算机程序检索里面的内容,找出相互关联的部分。

最先出现的两篇帖子居然有近三千人回复!这简直是疯了。到底有多少人会为了一个欺诈案争论不休?但是,希斯快速浏览内容时发现,其实不仅仅只有这一起欺诈案;一种犯罪模式渐渐浮出水面。

有些人提到其他受骗经历,骗子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货物邮寄到私人邮箱地址后转寄到海外。一个词不断被大家提及。

非洲。

沃尔特的看法是对的。根据统计分析,这一事件还在持续升温,并没有像希斯期望的那样逐渐平息下来。希斯用软件分析过用户博客和聊天室留言的日期和时间戳。通常情况下,聊天室里引发大家关注的新闻经过最初一段时间的热烈讨论后会逐渐偃旗息鼓,然后被新的事件所取代。但是,关于欺诈事件的热烈程度却并没减弱,跟帖越来越多,发言越来越长,大家花更多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一热点事件不仅没有消失,甚至还没有接近最高潮。当某种情况结束消失时,相关的讨论也会渐渐平息,可这一事件却还在持续发酵。两三天时间里有三千人回复!这简直就像他旁边书架上那本书的标题,拐点还在前方。

最新的很多发言都是关于电子邮件诈骗的。一些用户收到来自非洲的电子邮件,要求提供捐款。

“扯淡!”希斯大声说道。近几年来,非洲的电子邮件每隔几个月就会冒出一封。现在还有谁没收到过那该死的东西?他继续浏览聊天室里的发言。当大家的话题转到非洲电子邮件诈骗时,婚礼用品店老板显然撑不下去,不想再争论了。也许她意识到跟失聪人群为敌的话,不会为她在夏洛特地区带来新客户。不管是什么原因,她这两天没有在网上发言。

她可能只是想找个地方发泄情绪。她不能朝客户或店里的员工大喊大叫,所以在聊天室匿名发言感觉会比较安全。他猜她大概没想到自己在网上的发言会引发这么激烈的反响。他心里开玩笑地想,她以后可能会“老实做人,本分做事”,不会再去尝试在网上发布攻击性言论。

最初那个跟帖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希斯在其他失聪人的网站上看到了相同的ID。一些刚刚得知此事新参与进来的人已经开始引用她的发言了。知道她的人越来越多,不过还是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跟许多使用互联网的女性一样,选择对姓名保密。他必须记住她的ID,看看会不会在其他地方出现。于是他把她的ID写在便利贴上。JACK/3。

 

第二天早上,艾米在沙发上伸了个懒腰。昨天夜里吃过安眠药本可以睡个好觉,但西莉亚吵醒了她两次。第二次被吵醒后,艾米决定干脆呆在楼下,她把西莉亚放在楼下的游戏围栏中,自己一头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西莉亚正坐在地板上安静地玩游戏,她在跟洋娃娃和狗狗先生喝下午茶,狗狗先生是凯西送的一个毛绒玩具狗。艾米裹紧身上的毯子,也许她们可以这样呆上一整天。家里只有她们两个人,安静又舒适。她还奢求什么呢?

前两周艾米的日子不太好过。她没想到新工作会有那么糟糕的一面,欺诈和死亡接踵而来,搅得她心神不宁。她不喜欢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明知有错却无法改正——尤其是这种情况还有可能频繁地当着她的面发生,假如凯西说的一切属实的话。她必须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艾米想到哈罗德·肯辛顿,假如他还活着,能问问他该多好。他是个非常睿智的人,一定知道该怎么做。失聪群体中有一小部分像哈罗德·肯辛顿这样的人,他们曾经听力正常,后来却丧失了听觉,艾米觉得他们更容易相处。她刚开始跟杰夫约会时,遇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问题就是交流。

杰夫天生失聪,从没听过鸟儿的鸣叫,也没听到过自己妈妈的声音。他在音乐会上是用感觉去欣赏音乐。他们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乔治城的“冥河合唱团”重聚音乐会。杰夫从加劳德特大学赶过来。当他和室友查克随着歌曲“大幻影”的音乐开始跳舞时,艾米十分自然地问他,觉得这首歌怎么样。杰夫只是着了迷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

为了压过乐队的声音,艾米大喊着对他说话,不明白为什么杰夫只是看着她不说话,倒是查克一直在滔滔不绝。她又跟杰夫讲了两次后才发现他在打手势。杰夫会读唇语,这个本事在声音嘈杂的摇滚音乐会上尤其有用,也是他在安静的世界里逐渐学会的。查克注意到杰夫一副为艾米倾倒的模样,他不想毁了好友的美好夜晚,于是说个不停,尽可能为杰夫打掩护,不让艾米发现其实杰夫根本听不见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