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日光露台

吴明月 32岁 罗曼史作家

C栋28楼之九住户

每天早晨,九点闹钟未响之前,吴明月就会先醒来,摘掉眼罩,把闹钟关掉,按下床边音响装置,播放她喜爱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把身体蜷缩起来,又大大地张开,来回几次,喝下保温瓶里一杯300cc的温开水,下床,在床边的瑜伽垫上做十分钟暖身操,把睡衣脱掉,走进浴室冲澡,洗好澡,到厨房做早餐。早餐是现打蔬果汁、杂粮面包、酸奶、水果,慢慢做、慢慢吃。

从起床到吃完早餐大约花去一个多小时,然后到穿衣间从各项衣物里仔细地拣选衣服。今天是杏色七分袖雪纺立领排扣衬衫,黑色九分直筒西装裤,轻薄粉底、蜜粉、淡淡腮红,宛如要上班的正式打扮,缓慢完成她起床的仪式,这时还不到早上十一点,距离晚上十二点上床,她还有漫漫一天要度过。

她不用上班,她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待着。她有惧旷症。这一待已经超过三年了。

就这屋子,是她全部的世界。

权状三十八坪,扣除公设比,室内实际坪数也超过三十。区隔成两大房两大厅,穿衣间、储藏室、前后阳台,附炉连烤功能齐全的厨房。整户都做了实木地板、系统家具,卧房还有三坪大的露台。过户交屋后母亲请人来设计装修,设计师笑说:“我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业主待在房子里无须出门,就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开阔。”真像是预言。客房兼书房,主卧室落地窗接连露台,靠卧室这边设计成极美的花台,延伸而出的植栽母亲都照顾得极好,到了她手上也还长得不错。露台宽阔、当初就设计成半开放式的多功能花园,顶上有采光玻璃罩、可遥控的遮光布帘,遮挡雨水,过滤日光。露台上摆设白色躺椅,防水塑料靠背矮凳,无论坐卧都能眺望窗外风景,蓝天白云,远山云雾缭绕,起身来,可做简单的体操,地板用木作架高,利于排水,也增加温暖的质地,铺上瑜伽垫就能在日光下练习,有时她还会把健身脚踏车搬到露台上练习。天气晴朗的日子,会自己带上简单茶点,在露台上野餐。光,水,植物,呼吸,都在这主卧室了。这种大楼一律制式的公寓,管委会对于改建非常敏感,设计师却巧妙地在不更动结构的情况下,加强了空间的穿透性。母亲死后,吴明月曾动念把这里卖掉,以为只要离开这屋子,她的病就能好起来,但实际上却是寸步难行,也无法想象住在其他更为封闭的空间里。

她该庆幸母亲为自己留下这个屋子,使她即使独居于此也没有忘掉天空与阳光、雨水与露珠。

吴明月常思量,长年待在屋子里的人,不知都是什么模样。电视上所演的“御宅族”,都是长发邋遢的男子,但她是个长相还算秀气的女孩,衣着不邋遢,头发也都过肩就剪,把头发分成两束,抓到胸前自己用剪刀慢慢修,刘海也都是自己剪的,肤色确实较为白皙,为了避免缺乏日晒无法合成维生素D,造成钙质欠缺,她会在阳光晴好的日子,戴上墨镜,在卧室的阳台上做日光浴。她也在大客厅里装置有跑步机、飞轮脚踏车,客厅墙边一角装置大片镜子铺上软垫,时常在这儿练瑜伽。她如此注重健康是因为不想为了看病而外出,虽然并不确知这样是否就能避免就医的需要,但吴明月时间很多,运动可以使自己感到生活充实。

为了避免作息乱掉,她以三个闹钟调整自己的作息,无论睡眠或饮食,尽可能规律正常,避免因为生活混乱造成无谓的恐慌。

即使营养均衡,睡眠充足,运动量也足够,她看起来依然略显苍白,或许跟外界接触较少,也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惊吓,比如有一年夏天大楼的主委突然用广播宣布全小区消毒,因为连走道都得消毒,呼吁住户尽量到外头去,那真是一段可怕的遭遇。她只好逃到中庭去,即使在中庭那样熟悉的地方,她依然觉得不适,最后只好戴着口罩躲在洗衣房。后来的消防演习,她就完全不离开屋内了,此后每年两次消毒,她都紧闭门窗,用毛巾将大门缝塞住,也没闻到什么消毒气味。

因为长期不出门,她有许多时间都待在那个露台上。那是她唯一与户外的联系,可以聆听外界声响,感受天气的变化。露台大,有桌椅、花草、阳光,空气流通,与外界相闻。天气好的日子,她白天几乎都待在这里,听音乐、写作、上网,甚至运动,有时也在这里看电脑里的影片,更多时候,她什么也没做,只是在躺椅上,安静谛听,不遗漏外面一丁点人世间的声音。远远地,更远地,都收纳进来,喇叭声、汽笛声、宣传车、广播,对面的保安大队时常传来口令似的短促单句,有时什么也没有,几分钟的空当吧,那时她真感觉自己是这世上最孤独的人了,连一点噪音也不肯来陪伴她,然后忽然地,好像听见鸟啭,空中飘来一丝清脆悦耳的声音,但那是不可能的,二十八楼离地面多远,但又确实有。这些年她感觉自己听力都变好了,但也可能是幻听,她甚至听见有人在对话、吵架、哭泣、欢笑,然后,一切又恢复正常。二十八楼听见的外界声音,也不过只是地面上隐约的汽机车引擎声响,混杂着街市人声,各种喇叭、广播、器械、施工、宣传……无论是什么声音,都搞混成一团几乎像是灰色的“声云”,往上飘浮,来到她的露台时,已经稀薄难以辨识,只感觉一种类似梵唱的嗡鸣,空气轻微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