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另一条玉道(一)

我们三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风干鸡更是把在嘴边的话硬是吞了回去。周围的山爷爷们微微抬起头,但整个身子还是那样伏在地上。他们发出了一阵长啸,声音很凄厉。

山太爷这时“咚咚”几步就来到了我们面前,轻轻的将我们一个个的扶起,最后把小呆呆兽也扶了起来。然后挥挥手,示意我们跟着他。那些山爷爷们没有一个乱动的,几乎是像一座座的塑像一样,定在了原地。

我看看夕羽惠,她朝我先是点点头,然后摆了摆手示意跟上山太爷。风干鸡这时已经在山太爷的身后了。小家伙还是牵着夕羽惠的手,慢慢悠悠的走在我们身边。

山太爷带着我们走到了玉门前面,然后双膝弯曲跪在地上朝着玉门行礼,然后又是嘴里叽里呱啦的嘟囔着什么。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我们几个也马上照着他的样子做了起来。

我用眼的余光向正前方的玉门瞥了瞥,这次离得很近,所以大体样子我也看的清楚。这扇门大概也都是用“龙玉”制成,在被潭底水浸泡后,颜色显得格外的光亮。玉石也变的异常的饱满,从门上不断的有水珠缓缓的滚下,滴滴答答的作响。

看来风干鸡说的是对的,这种“龙玉”果然可以使水进出自如。这种刀枪不如的玉石居然可以容得下涓涓水流在其中流淌,真是让人万分惊讶。我知道硬玉,质地细密坚韧,硬度相当大。如果把金刚石硬度定为10度,那么最硬的玉石则能达到8度、9度的程度。只有金刚砂和金刚钻粉工具,才能磨制硬玉,普通的钢刀之类都是无济于事。风干鸡的古刀的威力在人面树时,我就见识过了。说它削石如泥也一点都不为过,这种古刀都能不损“龙玉”丝毫,看见龙玉的硬度绝对远远的超出了普通的玉。

玉门上透过水珠看得出一些斑驳有明显的纤维交织的纹路。延绵不断的布满了整个门。使玉门看起来格外的精致。加上门本身高度就不低,这样仰视而看,更觉得宏伟精致。要说我国现存的大型精致玉器还是不少的,现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的一只大玉瓮——渎山大玉海,好似一只大浴缸,乃是元朝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盛洒器,可盛酒3000多公升。玉瓮重达3吨半,最大周围长493厘米,高70厘米,瓮膛深55厘米。玉瓮呈椭圆形,四周刻有云涛、蚊龙、海马等,造型精美,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还有,北京故宫珍宝馆内陈列着一件十八世纪清朝乾隆时期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它是以宋人所画的《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雕琢而成的,这座玉雕高达2.4米,宽约1米,据史料记载,这块大玉产自中国新疆和田地区,重达5吨多,经三年时间,行程4000多公里才运到北京的。后又经多年才雕琢成这件希世国宝。

同时从玉门中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气,吸入鼻中让人精神都有点松弛。门上刻有一些玉画,但是因为我在最外面的一层,自己的眼睛实在是不给力。这种距离还是看的不清。

山太爷这时大叫了一声,刚刚一直沉寂在玉门所散发的香气之中,他突然的一声,吓了我一跳。然后山太爷慢慢地站了起来,回头不知道和我们在嘟囔什么,一边说还一边比划。说完就向门内走去。

我们几个也赶紧起身跟了上去。一进门,里面又是一条较长的玉道。这虵王还真是拿美玉当板砖使啊。风干鸡所说的“玉龙脉”是有多大?经得起虵王这样的折腾。采玉也是一个绝对的技术活,中国古代采玉,听说都是人骑着耗牛,翻山越岭到山上找玉,靠着牲口的四蹄,把露头或半露头的玉石踏采出来。有的玉石顺山水、冰川冲到下游,途中便被人捞走了。据记载,古时在新疆和田采玉,曾以女人裸体入水捞取。相传古人认为玉为阳精,须用阴气相召,玉石才不致流失,否则难以得到美玉。后来,玉石越来越少,才开始凿山开矿,攻山采玉。在当时采到一块好玉是极不容易。

俗语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或谓玉石“价值连城”。据说秦昭王曾以15座城去换一块珍贵的和氏壁。他是没遇到虵王,要不俩人肯定能做一大买卖。一块和氏璧估计虵王连看都不看。当时虵王有这样一个玉脉那相当于一个有一个挖不尽的大金库。

我轻感慨了一声“这么多龙玉,真是瞎了,让虵王瞎猫碰上很会死的耗子了。”

夕羽惠听到后,小声的对我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没听说过有龙或者是凤栖息过的地方都有美玉吗?这里是什么地方小爷您该不是又忘了吧?”说着夕羽惠还用手做出了一个龙游动的姿势,趁我分心“游”到我胸前打了我一下。然后乐呵呵的继续说道:“古代人将美玉比喻成,龙和凤的化身,相传古时每每遇到天灾,就会有龙凤下界调和,之后就会化作一块美玉落入尘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