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3(第3/8页)

“没错,此外还有个原因:我们把那个走私犯给抓了。”海特纳说。

伯恩看起了第二页上的记录,手指沿着文字一行行往下移。“把他抓回来明智吗?你们很可能会惊动他的买家。”

莎拉雅摇了摇头。“不大可能。那帮买家利用资源也就是一次性,然后就另找别人了。”

“那你们知道是谁买了那批触发放电器?”

“这么说吧,我们有一个重点怀疑对象。所以林德罗斯才会亲自去执行外勤任务。”

“你听说过‘杜贾’吗?”海特纳说。

伯恩回忆了一下。“发生在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的至少十几起袭击事件都是‘杜贾’组织所为。最近的一起是在上个月,巴格达东北一百四十四公里的哈奈根,那儿的大清真寺发生了炸弹爆炸,造成至少九十五人死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据称这个组织还刺杀了沙特皇室的两名成员、约旦外交部长,还有伊拉克的国内安全事务部长。”

莎拉雅把录音的文字记录拿了回去。“这么多次袭击竟然都是一个恐怖组织所为,好像有点难以置信,对吧?但情况确实如此。有一个特征把所有的袭击事件都联系在了一起:沙特人。大清真寺遇袭时有人正在那儿举行秘密的商业会谈,与会者之中就有沙特高层的秘使;约旦外交部长和沙特皇室的私交很好;伊拉克的安全事务部长曾公开宣称自己支持美国。”

“我看过相关的机密情况通报,”伯恩说,“这些袭击都很复杂,而且策划得非常周密。大部分事件中都没有用到自杀式炸弹袭击者,至今一个罪犯都没被抓到。‘杜贾’的首领是谁?”

莎拉雅把文字记录收进文件夹。“他的名字叫法迪。”

“法迪。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救世主,”伯恩说,“肯定是他自己起的绰号。”

“说实话,除此之外我们对他一无所知,连他的真名是什么都不知道。”海特纳郁闷地说。

“但我们确实掌握了一些情况,”伯恩说,“首先,‘杜贾’发动的袭击都很复杂,策划得又极为周密,那么我们就可以假定法迪在西方接受过教育,最起码也对西方的情况相当熟悉。其次,这个恐怖组织很不寻常,他们配备着大量的现代化武器。阿拉伯或穆斯林原教旨主义分子建立的恐怖组织往往没这么厉害。”

莎拉雅点了点头。“我们正在集中精力查这个方向。‘杜贾’是新一代的恐怖组织,它勾结了来自南非和拉丁美洲的有组织犯罪集团,还有毒品走私团伙。”

“要是让我说,”海特纳插话道,“林德罗斯副局长组建‘堤丰’行动部的提议之所以能很快得到批准,恰恰是因为他跟老头子说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查出法迪的身份,然后再把此人引出来干掉。”他抬起头看了他们一眼。“几年来‘杜贾’变得愈发壮大,在穆斯林极端主义者中间也越来越有影响力。据我们的情报显示,极端分子正在大批涌向法迪的组织,人数之多简直是前所未有。”

“然而,直到今天都没有哪个机构能触及‘杜贾’的外围,甚至包括我们在内。”莎拉雅说。

“不过呢,我们可是最近才组建的。”海特纳加了一句。

“你们有没有联络过沙特阿拉伯的特工处?”伯恩问道。

莎拉雅发出了一声苦笑。“我们的一个线人赌咒发誓地说,沙特的特工处正在追踪关于‘杜贾’的一条线索,但是沙特人却对此矢口否认。”

海特纳抬起眼来。“他们还不承认自己的石油资源正在渐渐枯竭。”

莎拉雅合上文件,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我知道有些搞外勤的人说你是‘变色龙’,因为你改装易容的本事出神入化。不过法迪——无论此人是谁——才是真正的变色龙。虽然我们掌握了许多情报,证明他不仅仅是袭击的策划者,还积极参与了其中的多次行动,但我们连他的一张照片都没有。”

“连模拟画像都没有。”海特纳显然很愤慨。

伯恩的眉毛揪了起来。“你们凭什么判断从走私犯那儿买走触发放电器的就是‘杜贾’组织呢?”

“我们知道这家伙隐瞒了至关重要的情况。”海特纳指了指他那台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我们在他衬衫的一粒纽扣上发现了这份加密文件。在我们所知的恐怖组织里,只有‘杜贾’才会使用如此复杂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