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4/5页)

“是的,我很熟悉,莫斯科认为他现在是为他们工作了。”

“这是他们所认为的,”康克林停顿了一下,“而我们还不大肯定,在卢比安卡尽发生些稀奇古怪的事。”

一秘轻声地吹了下口哨:“这可是一件没底的事,你又怎样下决心呢?”

“通过你的帮助,可是这机密的等级已高出使馆级,甚至大使这一级。你是局内人,当时找的是你。你可以接受或是不接受我的条件,这由你决定。如果你接受,我相信椭圆形办公室会马上嘉奖的。”

康克林能听见巴黎那头传来的一声缓慢的吸气声。

“我当然会全力以赴,说你的条件吧。”

“你已经做到了,我们要让他被拖住,当他再挂电话来时,你本人亲自和他谈。”

“那当然可以。”使馆人员插了一句。

“告诉他你代转了暗码。告诉他华盛顿方面正通过军用机派遣一名纹石公司的档案官员来,就说华盛顿方面要他避开别人耳目而且远离大使馆,通往使馆的每一条路线都被人监视了。然后他是否需要保护,如果他要,查出他想要在什么地方接受保护,但别派人去。当你再次和我通话时,我将和那边的某个人联系上了,我将给你一个名字,然后你可以给他一个眼点。”

“眼点?”

“视觉识别,他能辨认事物或人。”

“一个你手下的人吗?”

“是的,我们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法,除了你以外,就没必要再牵连大使馆了。事实上,别把大使馆卷里去,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无论你们谈什么都不能记录。”

“我会办到这一点,”一秘说,“可我和他的一次谈话又怎能帮你证实他是双重身份?”

“因为那不会是一次,而是将近十次交谈。”

“十次?”

“对,你给伯恩的指示——由我们通过你给他——是他应每隔一小时用电话向你报到,以证实他是在安全地带。直至最后一次,那时候你要通知他,纹石公司官员已抵达巴黎,要和他碰头。”

“这样做能达到什么目的?”大使馆的人问道。

“他会不断活动……如果他不是我们的人。在巴黎有好些已知的隐藏很深的苏联间谍,他们都有自动电话。如果他是在为莫斯科干活,他会至少又用其中的一部。我们会监视的。如果事情的结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想你会在自己的余生中永远记住自己在大使馆度过整整一夜的时光。总统会有一种提高职业外交官级别的奖励办法。当然办,你自己没有多少更高的职位可想了……”

“有更高的,康克林先生。”使馆一秘打断他的话说。

谈话结束了,大使馆人员会在听到伯恩消息后挂电话来。康克林从座椅上起身,瘸着腿走到房间另一端的灰色文件柜旁边。他打开顶层的柜锁。里面有个装订好的卷宗,卷宗内装着一个封了口的信封,记载着那些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找到的人名和地点。他们都是些得力的人,忠诚的人。这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再从华盛顿方面支取薪金了。在各种情况下,有必要使他们远离官场,以新的身份将他们重新安置——那些能流利地说其它语言的通常是通过合作的国家给予公民籍,他们就此消失了。

他们是遭社会遗弃的,是些在为国家效劳中超出了法律允许范围的人,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经常杀人。但是他们的祖国不能容许他们正式存在,他们的伪装已经暴露,他们的行为为外人所知,可他们仍能应召听候使唤。金钱不断地输进官方调查不到的银行户头,支付的自身原因是得到某种理解的。

康克林把信套拿回到自己的桌子,然后把封口上有印记的胶带撕掉,这信套将重新封口,重新打印记。在巴黎有一个人,是通过军队情报部门的军官团上来的,三十五岁时已当上了中校,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他明白以国家利益为重。十几年前在靠近胡县的一个村子里杀死了一名左翼摄影记者。

三分钟后他和那人打了电话,这次通话没记录也没录音。他给了前军官一个名字和这次变节的简短概况,包括一次秘密的旅行回美国,在此期间这个有着特殊使命的变节者干掉了所有控制战略的人们。

“双重身份吗?”在巴黎的人问道,“莫斯科吗?”

“不,不是苏联人,”康克林答道,他意识到如果德尔塔要求保护,这两人就会交谈,“是去诱捕卡洛斯的一个长期潜伏的特工人员。”

“是那个刺客?”

“是的。”

“你可以说不是莫斯科,可我不相信,卡洛斯是在诺夫格勒受训的,就我所知他是一个为克格勃效力的卑鄙枪手。”

“也许是,详细情况是无法包括在简况里的,可是说这一点就够了。我们相信我们的人被收买了,他搞到了好几百万!现在想要一个通行无阻的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