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饶恕(第5/12页)

这时,张超的脑海里浮现出一种情形:凶手披着隐身衣,大摇大摆地走进自习室,在莫少成的矿泉水里灌下了毒药……张超晃了晃脑袋,驱散了这种荒唐的想法。继而他又想到,警察应该早就看过录像了,但也没见他们公布过什么。越是这样,张超越是觉得不舒服。

不能让警方先找到他,张超在心里默念。

不久,张超便在电脑里找到了当天的监控录像,接着便点击了播放键。夜深人静,张超却感到一丝兴奋,就像是快要发掘到什么秘密一样。张超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生怕错过哪怕一个细节。

不久,莫少成的身影便出现在镜头里,就像同学说的那样,莫少成把带来的水放在了左手边上,开始看起书来,这期间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张超注视着自习室里其他同学的动静,直到莫少成起身出了教室,都没有任何人离开过座位。接下来,莫少成就遇到我了——他想。

张超继续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接下来自习室内发生的事情。然而,随着录像的播放,慢慢地,张超的表情也发生了变化。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专注,逐渐转为好奇,接着是疑惑……不知所措……震惊……恐惧!

此时此刻,张超的嘴巴已经张到了极限,他死死地盯住屏幕。

张超有理由相信,他已经找到了那个可怕的凶手。

崔波把最后一件衣服塞进了行李包,而后重重地盖上了行李箱。他舒了口气,倚靠在床上发起呆来。放眼望去,这个房间已经陪他度过两年时光,而今晚,他就要踏上回家的火车了,再次回到这个房间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崔波不由得一阵伤感。在他看来,家是他目前唯一可以停靠的安全港湾。

崔波闭上眼睛,细细地品味着这么多年的过往,其中的酸楚只有他自己了解。没有人天生就是坏人,做好人还是坏人本是可以选择的,只怪自己没有选择的勇气。他切实地领悟到,人一生可以做很多件好事,但绝对不要去做一件坏事。

崔波叹了口气,起身准备离开。

“叮铃铃……”

这时候传来了手机铃声,崔波掏出手机,只见手机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来电人的名字:张超。

6

那家报社在一个叫做松柏的小地方,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后,我终于第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我拦了一辆出租车,很快便找到了报社。在此之前,我已经和报道那次新闻的记者联系上了。我谎称自己是校新闻社的记者,随便编了一个理由,向他索要那次报道的资料,没想到他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了。

见到他时,我很意外——他如此年轻,比我大不了两三岁。寒暄了几句之后,他便递给我一沓用黄皮纸包着的文件。

“这就是那次报道的资料,那是我成为记者后写的第一篇新闻报道。”那个记者看着我说。

我不禁惊讶地抬起了头。

“希望你能够认真地看下这篇报道,里面有受害者家属的详细地址。其实,我会这么轻易答应你,是希望你能够在了解实情之后,动员你的同学来为受害人的家属提供一些帮助——那次车祸后,那家人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太。生活不该是这样的,希望你能……”

“啪!”我的手猛地抖了一下,文件掉落在了地上。

“不好意思……手滑了。”我赶忙蹲下去捡文件,同时极力掩饰着自己的震惊。稍微平复了情绪后,我看向那个记者,一字一句地问道:“不好意思,不过,我记得那篇报道不是说,车祸的受害者还有一个儿子吗?”

记者盯着我的眼睛看了一会儿,淡淡地说道:“他死了,事故当天,他就死了。”

老王像往常一样,按时来到保安室。他每天都待在这个地方,自己都记不清已经在这里工作多少年了。和其他人不太一样,老王选择这份工作并不只是为了生计,而是因为自己喜爱这个工作。

今天他刚一到班,就立刻察觉到了与平时的不同——电脑旁多了一只手电筒。老王知道,这绝不是自己的手电筒,昨天晚上他离开时绝对没有见到这只手电筒,而现在他又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一切现象表明,有人在昨天晚上来过保安室了。

平时老王不是很在意这里的安全状况——谁会偷偷地来这儿呢?老王随即联想到前不久发生的命案。警察来看过监控录像,难道这个潜入者是为了录像而来?老王急忙打开电脑,查找命案当天的录像文件。在经过一番仔细的查找后,老王的脸色愈发难看起来——包含着案发当天所有监控录像的文件夹被整体删除了。

老王表情凝重地盯着电脑,他搞不懂那个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时,他看向旁边的手电筒。上边或许还留有指纹吧,他想。于是他果断地拨打了报警电话,他觉得这些事还是交给警察来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