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解答(第4/11页)

“于是我就知道了,鞋带是在凶手正在穿外科医生那套伪装之时扯断的。这刚刚好是在行凶之前。

“不过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埃勒里若有所思地微笑着,“当时,这一点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于是我把这一结论暂时存在了脑海里,又把注意力转向非常有趣的白胶布。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按照某种特点,把人类分为两种,那凶手必然属于其中一类。这个分类的方式到底是什么呢?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连串的分类词语,”埃勒里轻声笑着,“比如说——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支持撒切尔的人和反对撒切尔的人,高加索人和尼格罗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这种种分类,看起来都荒唐可笑,没什么用处。

“好了,我严肃点,继续往下说。既然这起谋杀案件发生在一家医院里,那有一种分类方式也就非常明确了:那就是,凶手是一个具有职业特性的人,还是不具有职业特性的人。毫无疑问,这是个清晰的两分法分类。

“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这个分类代表什么意思。所谓的‘具有职业特性的人’,在这家医院的背景下,就是指受过专业医务训练的,具有医疗实践经验的人。这类人熟悉这家医院,熟悉医疗流程。

“非常好!基于以上的分类标准,我反反复复思考了凶手为什么非要用白胶布来粘鞋带的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位冒名顶替者兼凶手,是一个具有职业特性的人。

“我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呢?是这样的,鞋带断开是一个意外情况——我刚刚也解释过这一点,凶手不可能预见到此事的发生。因此凶手就不可能在准备外科手术大褂的时候,就预料到某一根鞋带会断开,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因此,在未预见到的紧急情况下发生了如此状况,凶手就不得不在仓促之中,出于本能地想办法修补鞋带。我们看看此情此景下,这位冒名顶替者是怎么做的——他使用了胶布来黏合鞋带断掉的两头。我问各位一个问题:一个不具有职业特性的人——我刚刚定义过的类型——会随身携带胶布吗?答案是不。那么一个不具有职业特性的人,如果需要某样东西来修补断掉的鞋带,他会立即决定用胶布来黏合鞋带吗?答案也是不。

“因此,”埃勒里用食指敲打着桌面,“事实就是,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接上鞋带的时候,凶手当即想到了使用胶布,这毫无疑问说明了凶手相当熟悉类似的小工具。换句话来说,凶手是个具有职业特性的人。

“我先暂时岔开一下话题。刚刚我提到的这个分类,不仅仅包括了护士、医生和实习医生,还包括了非医疗专业,但对医院的基本情况很熟悉的人,例如常年在医院工作的非医务人员,他们的思维逻辑长期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应该归于此类。

“但是,如果那位冒名顶替者正需要某个东西来修补鞋带的时候,恰好发现手边放着一卷胶布——令他想起胶布可以用来黏合鞋带——那我刚刚的一切推理都站不住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一个人是否具有专业特性,他都会冒险去使用这卷幸运胶布的。换句话来说,假如这位冒名顶替者的鞋带断开的时候,眼前正好有一卷胶布引起他的注意,那么即使他不是位专业人士,情况也逼迫着他不得不使用胶布来黏合鞋带。

“但幸运的是,事情并不是这样,”埃勒里稳稳地吐出一口烟雾,继续说道,“谋杀案发生之前,我同明钦医生在医院转了一圈,简单聊了聊,了解到荷兰纪念医院里针对保存各种医务用品——当然,胶布也是其中之一——的相关规定是极其严格的。各式用品都存放在专用柜里。这些医疗用品绝不可能随手乱扔,也不可能胡乱摆放。它们都摆在不见光的地方——视线无法抵达之处——分门别类地放在柜子里。只有身为荷兰纪念医院的医护人员或者本医院内某个拥有同样意识的专业人士,才能做到在谋杀过程中发生如此紧急事件时,在短时间内立即找到胶布的藏身之处,并使用此物有条不紊地黏合鞋带。这样才不会打乱凶手既定的安排。他必须知道胶布放在哪儿,才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并使用它。

“让我说得更直白一点——我可以得出结论,凶手不仅仅是个具有专业特性的人,而且我还能将这个划定的嫌疑圈缩得更小:也就是说,凶手是一个具有专业特性的,跟荷兰纪念医院有着密切关系的人!

“就这样,我跨过了一座很高的障碍物。通过逻辑推理,我们得到了有关这位冒名顶替者兼凶手的一部分信息。让我再将这些信息归纳一下,这样我的推论会在各位的脑海中如水晶一样清澈透明:凶手如果能想到使用胶布,说明他必定具有职业特性。凶手在一瞬间就获得了胶布,说明他知道胶布在什么位置。因此他不仅仅是跟医院密切相关,他一定是跟这家医院,也就是荷兰纪念医院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