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页)

“对!大概是逃出去了吧,我也曾经这样想过。可是,如果是逃出去的,要怎么将防风窗关起来呢?飞机是金属制的,很快就会沉下去,而引擎发生故障的话,机体很可能会爆炸,在那种情况下能有时间回头关窗户么?”

“飞行员很可能在飞机降落到水面时造成的震动中头部受到撞击而昏过去了吧?”

“那他的尸体在哪里呢?”

“被鲨鱼吃掉了吧!”

“那至少还会剩下一些骨头吧?问题是,飞机上的防风窗都紧闭着,窗子的框架也完全没有遭到过破坏的痕迹,那种情况下,驾驶舱完全封闭,鲨鱼连头都伸不进来,而且机体上也没有大到可以让鲨鱼钻进去的洞啊!”

“真不可思议啊。”

“确实很奇怪。我很有兴趣,简直就像传说中的幽灵机。”

“你这样一说,确实很神秘……”

神秘是神秘没错,可是听他前前后后扯了这么多,我却仍然没搞明白他的来意。他所讲的这一切确实很奇妙,很不可思议,不过,那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什么必要非得让我知道么?

“而且你想想看,那架紫电改以难以理解的状态在海中沉睡了三十年,就在被打捞起来的那一天,另一架由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所驾驶的小飞机却莫名其妙地在同一个地点坠机。至于小飞机坠落的原因,后来的公开说法是飞行员操作失误。不过我刚才也说过了,那天风和日丽,一个年过五十的飞行老手会在那样的情况下操作失误么?”

“你说得都非常有道理。不过,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呢?这件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么?如果你觉得这个事故有很多疑点,不是应该直接去跟警察说么?”我终于鼓起勇气说了出来。

针对我的疑问,尾崎给出的答案非常费解。

“因为我觉得那样做恐怕对你不太好。”

“哦?这是什么意思?我恐怕不太明白。”

“你的态度让我很惊讶。难道你不知道那架小飞机的驾驶员是你的远亲么?”

“那个飞行员?”

对我来说是相当大的冲击。

“你是高松地区的人吧?那位飞行员的名字是桥本四郎,生前住在高松,经过我们的调查,他确实是你的远亲。二战期间,他曾经服役于松山的海军基地,而紫电改的基地正好也在松山。因此,他那时驾驶的战机一定就是紫电改。”

“啊?!”

“从松山起飞去执行攻击任务的某架紫电改,在途中因引擎故障而坠入海中。而这架紫电改被打捞起来的时候,驾驶座上却是空的,飞机内找不到飞行员的踪影。飞机上的防风窗也紧闭着。而就在进行打捞作业的同时,一位原本就是紫电改驾驶员的飞行员驾驶着小飞机突然冲入海中……怎么样?我说到这里,你的脑海里是不是已经浮现出一部推理小说的雏形了?就连我这种一点文学想象力也没有的人听到这样的事情,脑子里都会自然地创作出小说来呢。对了……那个小飞机的驾驶员,以前驾驶的一定就是那架被打捞起来的紫电改!你说……我的这个想法会不会太浪漫了一点呢?”

他说着笑了一下。

“三十三年前,身为特攻队队员的他,必须执行死亡任务。可是他又有自己的苦衷,不想死在那里。起飞后,他甩掉同伴,独自降落在海上。因为他们执行的是有去无回的攻击行动,飞机上并没有准备回程的燃料,所以应该没有同伴能回去检举他脱队的事情。他会选择在四国海岸附近的海面上降落,是因为那里离岸边并不是很远,他完全可以游到岸上。当桥本从飞机里出来时,基于平日训练中养成的习惯,他随手关上了防风窗……你觉得这个解释怎么样?想想看,关于防风窗为什么会关上这一点,除了这个推测外,你能想出更适当的说法么?”

确实,这个推测几乎没有破绽。

“至于打捞紫电改那一天他为什么会驾着小飞机在采访的人们眼前冲进海里……我想很可能是他在上空盘旋时听到了昔日特攻队战友从海底传来的呼唤声,一时受不了良心的苛责,所以才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吧。”

原来如此……这个解释确实让人觉得合情合理,或许事实正如他所想象的吧。

“虽然是三十年前的飞机,但只要找专家检查一下,仍然可以查明当年那架紫电改是不是真的因为引擎故障才坠入海中。或许他是害怕被查出当年因为怕死而弃机逃亡的事吧……不过,其实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想说的是,当时坐在那架小飞机上的,并不只是桥本一个人。和他同行的还有一名记者和一位摄影师,租用小飞机做采访的是那两个人。没想到桥本四郎竟让这两个无辜的人成为他自杀行为的陪葬,而麻烦也就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