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X档案(第4/15页)

安力为说得很有道理,倪大龙没有反驳的余地。虽然在以往的案例中,还不曾有过在一个杀人现场出现两种毒物的现象,但在大量普通的斗殴杀人案之中,一个人身中几十刀,或者被两种甚至三四种不同的凶器击杀而死,却是极其常见的情形。套用一句黑社会常用的术语,那叫作“补刀”,起到的就是安力为所提到的“双重保险”的作用,只不过犯罪手法的形式不同罢了,其使用手法的思想是相同的。

解决了心里的疑问,倪大龙和小郑就风风火火地开始了对于两种氰化物的调查工作。

调查的关键,无疑在于它们的来源。也就是说,谁最有便利得到这两种东西。

氰化物这种东西,在工业中的使用极其广泛,比如电镀、橡胶、油漆、采矿、洗注、染料等行业,在不同程度上都离不开氰化物,而在农村里,氰化物还经常被某些无良渔夫用来毒鱼。

氰化钠,主要用于提炼黄金等贵金属,也称化学萃取法淘金。由于它是能与元素金组成可溶化合物的极少数物质之一,因而也被广泛用于珠宝的镀金和抛光。另外,冶金、矿山、农药、医药、电镀及有机合成中,也都少不了氰化钠的使用。

氰化钾,与氰化钠的用途比较相近,有时二者可以通用。较之氰化钠,氰化钾在电镀时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能,以及镀层细致等优点,因此更多地被用于电镀和钢铁的热处理等方面,但价格比氰化钠要贵,一般用于比较高档的材料处理。

这两种氰化物因其剧毒的特性,一直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管理。

当然,所谓严格管理,其实只是普通老百姓的认知。作为办案多年的老警察,倪大龙知道因为氰化物的轻易流失和被滥用而造成人身意外死亡的案件,实际上数不胜数。

光在倪大龙曾经办过的案件之中,与氰化钾或氰化钠有关的,就不下十件,其中有六件是恶性毒杀事件,属于蓄意杀人的性质。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安力为才把调查毒物的任务交给他。

关于它们的来源,虽然看起来只涉及电镀、橡胶、油漆、采矿、洗注、染料、捕鱼等行业,但实际上,因管理不善而存在流失可能的医院、制药公司、冶金公司、农药生产企业等,倘若真要严格地拉网式排查起来的话,一定多得令人触目惊心,而光靠公安这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完成,也是杯水车薪,可以说根本没有能力去查。

幸好倪大龙是个有经验的刑警,思维极其务实,并不和某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高级官员那样,认为有必要展开“运动式”的大面积排查。他认为一个有效率的刑警,应该懂得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以最小的警力投入成本,去获得最大的破案成果。

大龙是经济学院毕业的,因此明白公安警力的管理和调配,也需要有一些与做生意相类似的“利益观”才行。没有对有限人力进行投入和产出的管理观念,那么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疲于奔命,却跟不上犯罪数量激增的新形势。

大龙从多如牛毛的不同行业之中,精选出了三个行业。前两项是矿业和电镀。因为以荣应泰为代表的旧荣氏企业的主产业,是地产开发及其配套产业,那么与拥有氰化物的行业有交集的,就只有矿业和电镀了,应该不会涉及医院、制药、农药、橡胶、油漆、染料、冶金等行业。在国内,很多著名的地产企业,都会涉及矿业的开发,而电镀则是建筑材料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如果林念祖有机会得到氰化钾或氰化钠,最有可能的就是来自矿业和电镀有关的下级企业。

根据他现有的身份,应该不会私自到黑市上去购买此类毒药。那样做风险实在是很大。

那么如果他乔装去呢?

这里就是小说情节和现实情节的不同了。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不是训练有素的特工,很难做到乔装之后仍能令对方不觉得奇怪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经验的人总会依葫芦画瓢,按照影视剧里常见的那种和自身条件相差极大的方式去化装。他认为很有效、很神奇,其实恰恰相反,自欺欺人,甚至自欺而不能欺人,让人一眼就觉得奇怪,因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念祖不是特工,他也没有愚蠢到认为自己可以轻易地通过一个早上的打扮就成为特工的地步。

因此,林念祖不太会选择乔装后亲自去黑市购买氰化物。

如果不亲自出面,派遣“信得过”的属下去购买呢?表面上看起来很安全,可实际上风险比自己去做要更大。

为什么也有风险呢?

这年头还有真正“信得过”的属下吗?“肝脑涂地,两肋插刀”这样的忠言,林念祖是不会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