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保坂仁史篇(第27/65页)

“放心吧。我找到的这个人呀,他见了酒就没命。我只是跟他约好等他值班时,我就拿了酒去找他玩。”

说着,老头从口袋里取出个银箔样的东西。

那是透明膜和铝箔纸包装的药。是那种直径还不足一厘米的小药片,一片片排放在薄板中。

“是安眠药。我盘算着给他喝了这个,那期间我就可以使用工厂的设备了。”

“你怎么不早说呢。”

我很是泄气,一屁股坐回到油墨罐椅子上。老头的大巴掌又向我额头飞了过来。

“是你自己没问么。”

“啊,疼死了……可是纸还没有头绪,到底能来的及吗?”

“一切都要从零干起,肯定很难的了。”

老头喝干了剩下的啤酒,表情变得有些苦涩起来。

“还有,黄瑞香也不够,看样子也许应该照你提议的那样用千元钞票试试看。不过,那样材料费可高老鼻子了。”

现在需要还的借款共计一亿一千万元。这么一大笔假钞,若全部用千元钞的话,最低需要一万一千张千元钞。这就意味着,光材料费就会用去一千一百万元。

我和雅人从ATM抢来的钱加上用假钞换来的钱,总共是一千四百九十三万元。其中,五百万用来买保坂仁史的户籍,一百八十万元充当了这间工作室的租金。此外,再扣除十堂的公寓的押金和酬金以及参加公司应聘考试而购置的参考书费等等,只剩下六百五十万元了。

把这些钱都换成千元钞用来做纸币的原料,并且假设每一张都能成功地制造出一张一万元的假钞的话,总共能制造出六百万张,即六千五百万元假钞。假如在爱鹰山栽培的黄瑞香能够三千万元假钞的原料的话,加起来共有九千五百万元,离一亿一千万元还稍差一点,不过勉勉强强也够公司用来周转了。

当然,作为假钞原料所必需的并非只是纸,大量的油墨以及原版制作所需的费用也不少。

扫描仪打算用我就职的新东美术印刷公司的。可是,胶片或显像液等必需品如果我们不自己准备好的话,公司一定会察觉的。这些需要多少经费,如果不事先算清楚了,还是没法算清经费中有多少要被充当原料费。等到将来资金不够、一筹莫展时可就前功尽弃了。

老头嘴角紧绷,陷入了沉思。

“嗯,一定得尽快制出预算来。不过,预算也会因假钞进展状况而变化的呀。”

在原版制作阶段,由于需要反复试验,所花费用肯定也会增加。因此,作为原料费的款额,相应的就减少了。不管怎么样,一切都看千元钞能否真正成为造假钞用纸的原料了。

“关于纸的质量问题,我会尽快着手研究。水印方面怎么样了?”

“多亏老爷子您搜集来的资料,理论上已接近完美了。”

说完,我挺了挺胸膛。老头“嗬”了一声,膝盖就顶了过来。

“简单地说,只要做个黑白水印模子就可以了。”

“什么样的模子?”

我从老头手里拿过圆珠笔,在广告单背面画了个简单的图,一个长方形的板,上面又画了个小小的凹坑和凸起。

“白水印的部分稍稍隆起,相反,黑水印部分就让它凹下去一些。在上面放上原料抄纸,那么,在隆起部分纸的原料只会留下一点儿。因此,比起没有模子的地方,厚度就稍薄一些,看起来就白。反之,凹下的地方,原料附着的就多些,那里的纸就厚,就成了黑水印了。”

“一个模子就可以吗?”

“我想那可能因纸的制造方法而变吧。”

我拿过张一万元钞票,把它正面朝上放在版台上面。

“你看着。这样从正面好好看看水印部分。基本的轮廊大体能看清吧,不过,因为纸的表面很平,所以细微之处的分别就很难看清了。”

然后,我把钞票翻了个个儿。

“不过,从反面看,你会发现墨水印部分有点微妙的隆起。”

“听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

老头佩服地点点头,把脸凑到纸跟前。

“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是把模子放在反面来抄纸的证据呢。只不过,尽管有微妙的凹凸状况,可是表面却抄的很光滑,大概是把水印部分夹在中间从两侧抄纸的缘故吧。”

简单说来,就是黑白水印的三明治。从参考资料上的理论来看可以这样理解,可是,具体操作时到底用什么方法来抄纸才好呢?很遗憾,我还没搞清楚,那是今后的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