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保坂仁史篇(第13/65页)
“在当地还是有些名气的,我想。不过,现在竞争逐渐激烈起来,社长开始搞起房地产来……不过他可不是能干那事的人。”
我们调查了一下保坂仁史家乡群马县最近刚刚倒闭的一家公司的情况,姑且把它写进我的履历表里去了。那家公司是一家人悄悄经营的,东挪西借了许多钱,有一天全家乘夜远走高飞了。所以我根本不用担心我的话会穿帮。
右边的南瓜,扶了扶远近两用眼镜,向我投来了奇怪的眼神。
“你的履历表里填着担任制版,不知你具体是负责什么的呢?”
这话怎么听着不太对味呢。听那话音,他是想说你一个年轻人,横竖也干不来了不得的工作。这个南瓜,大概是负责技术的大员。不过,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我充满自信,但又不失一个希望就职的人的心态,谨慎地回答道:
“因为是家小公司,所以我什么都干过,不过最后这两年,大体是扫描仪的操作。”
“噢。那,机种是……?”
“是库罗斯非陆德的MG-630。”
我按老头事先设计好的那样苦笑着回答道。南瓜也回了个同样的笑容。真太棒了。
“那机子虽说曝光时间短是个优点,可是,原稿的尺寸受限制,不太容易扩大、缩小,而且线数也一定,很费了一番事。”
“你干过的,只是那个吗?”
听南瓜的口气,仍有那么点瞧不起人的意思。
“不是,公司倒闭后,我在一家公司干过临时工,那里是HELL的CP 340机。我用了一下,不愧是德国造的,就是不一样。”
我拿话这么一套,南瓜果真像老头设想的那样,两眼放着光冲我探过身子来。
为了今天的面试,老头动用了所有关系,调查了新东美术印刷在过去所使用过的扫描仪和印刷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觉得如果对技术主管提起这个话题的话,他一定会上钩的。
正如我们所料,坐在右边的技术主管模样的南瓜,一下子很怀念似的眯起眼,连连点头称是。
“那是由于UCR区域的点深的缘故。”
立刻,我也点头称是。
“对。我没想到,起点调节好了,效果能那么好。”
“印刷机是……?”
“我记得好像是海德鲁拜鲁古。”
“对,对,就是它。它的特性是越是高速运转,UCR的效果就越明显。”
“是那么回事呀,是它跟印刷机之间相互适应得好吧。以前我还没想到这一点呢,长了见识了。”
我按事先设计好的那样连连点头。说实话,我自己都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可南瓜却高兴地冲我露出笑脸来。这时,坐在中间的副社长苦笑着说道:
“角田先生,你们谈得这么起劲儿当然好,不过,能不能问点我们也懂的问题呢?”
“啊,对不起。不知不觉怀念起以前来,所以就……”
听了南瓜的话,副社长们都做出一副笑脸来。我也陪着,讨好地笑了笑。
屋子里一下子弥漫着融融的气息。那一瞬间,我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
这,就没问题了。
那之后,就只是些闲聊家常了。作为考官的大员们脸上的表情,始终都是很亲切的,就像在看持续增长的生产表一样。
不过因为录取通知书要在一周后寄送,所以等待录取通知的考生的心情,真让我体验了个够。
考试结束后的当晚,老头和幸绪都无视我的自信,立刻开始了下一次考试的准备。
“社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哟。”
“对对。脸上笑着就把人冷冷地一脚瑞开,这才是大人的所为呢。仁史,你对这可是一点都不了解呀。”
在等通知期间,我又去了一家公司面试。好像是做夜间保安员,瞅那架势,似乎恨不得我第二天就能来上班。
两天后。我们在老头的信箱里,收到了新东美术印刷的通知。不用撕开来看,我已经知道内容了。
如我所料,是“录用”。
跟其他中小企业一样,新东美术印刷也规定最初的半年是见习期,工资也只能拿到规定的三分之一。
这么点儿事我可一点也不在乎。咱的目标可不在工资上。只要假钞印刷成功,钱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只是,从富山市到公司所在的川崎,上下班要花两个多小时。所以,我就在十堂租了间公寓。这儿离公司不远,而且到老头跟幸绪住的富士,坐东海道线也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