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第7/9页)

为了证明,她举了两年前本台制作的热门电视剧做例子。那部电视剧,因为最初的企划中途流产,仓皇召集来的演员和编剧也绝非一流。扮演女主人公的年轻女演员,因为是第一次担纲主演也心中没底。

第1集播出后收视率只有10%,被私下议论是否要早点中止。然而从中间开始制片人和编剧就自暴自弃一样,大胆地把情节剧改编成了连环漫画风格。

把主人公的恋人设定成一个滑稽的男同性恋之后,这部电视剧的人气就开始上升,最高的时候收视率高达28%,甚至发展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我相信《我的记忆》也会出现转机的。”

虽然知道这样安慰的话,是制片人们的口头禅,但瑞枝的心情还是平静了许多。

“即便如此,11%这个数字,还真的是个打击。”

“我也是啊。”

文香在电视台的处境是显而易见的,恐怕之后一定会被上司和那些赞助商责备。

“但是,瑞枝,电视剧也未必只看收视率。《我的记忆》表现的是社会上备受关注的重大主题,必须得有谁把它好好地拍成电视剧。”

这也是制片人常说的话。尽管心中所想完全相反,但嘴上一定会说“电视剧不只是收视率”。制片人往往通过这样的方式抚慰员工,鼓舞自己。

“一起努力吧,我绝对不会放弃的。”即使如此,最后还是终于说了真心话,“还有就是,你下午能来电视台一趟吗?我们得好好把前面的六集充实一下。”

提前吃完午饭以后,瑞枝走出了家门。从家到新东京电视台所在的乃木坂,只要坐千代田线地铁就可以直达。

正值各个电视台都要开播新的节目,所以地下铁的车厢内也贴着几幅醒目的电视剧海报。走过两节车厢,瑞枝在中间通道上发现了《我的记忆》的宣传海报。

以女主演为中心,四名演员并立,左端写着这样的文字:“泡沫经济的那个时代,我们是如何生活的呢?”

“赌上公司前途”,是电视台的职员半开玩笑说的话,尽管不能全信,但电视台确实对《我的记忆》下了很大工夫。仅仅是像这样张贴海报就应该要花费近千万日元。然而,只有11%的收视率确实太让人心寒。

拍摄电视剧,本来就是一笔巨大的生意。瑞枝接触到的只不过是制片人和几位演员,这背后还有几十位电视台的制片人员,还有数百位广告公司、赞助商方面的人,这些人的命运都和电视剧息息相关。

瑞枝平时不会考虑这些人的事情,但是今天这样的境况,一想到自己所做的工作牵连如此之广,瑞枝就感到很恐惧。恐怕因为11%这个数字,很多地方都会有所变动。文香是位聪明的制片人,这些事情她应该不需要瑞枝提醒,自己就能察觉到吧。

穿过乃木坂站的中央大厅,从自动扶梯下来便是电视台的大门。

瑞枝向警卫出示了证件,就直接前往六楼的制作局。电梯等了好久也没来,慢到几乎让瑞枝觉得电视台的一切都有人暗中操控似的。

瑞枝焦急地等待着,好不容易到达的电梯还是满员。直到第四部电梯才好不容易有了位置,上了电梯发现里面还有位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制片人。

“你好啊,瑞枝。”他眨着镜片后的眼睛向这边看,“新作品,比较麻烦啊。”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昨晚的收视率应该已经在电视台里传开了。

刚进入第二制作部,坐在右手边靠里的桌子旁的文香马上看到了瑞枝。因为刚刚给瑞枝打了好几次电话,应该是在焦急等待着瑞枝的到来。

“我还在吃饭,可以一边吃一边说吗?”桌子上放着刚买来的三明治和乌龙茶。应该是要和各个方面联系,没空吃饭吧。

如果昨晚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那么两个人应该会去附近的餐馆举杯庆祝一下。从像是地下便利店买来的低价三明治上面,也可以窥探到文香的处境。

制作部的左侧,有三个洽谈用的小房间。拿着三明治的文香推开了其中一个房间的门,导演细井已经坐在里面了。细井是个矮胖的40来岁的男人,之前曾在连续成功导演几部热门电视剧的时候,和年轻演员传出过绯闻,写真周刊拍到了他从女演员公寓出来的照片。

“泽野编剧,早上好啊。看起来很疲惫啊。”细井原本想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可是没能成功。在还应该说点什么无关痛痒的话时,突然就转入正题了:“糟糕了啊,昨晚的收视率太出乎意料了。”

第1集的放映,他依照多年的习惯是在常去的酒馆里收看的。无论是女老板,还是常来的女孩子们,都给了极大的好评。

“怎么就会出乎意料地中途失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