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司特卢的女修道院院长(第36/37页)

  • ◎福朗德,中世纪后一个地理名称,包括荷兰与比利时两个现代国家,当时属西班牙统治。小说的历史时代正是西班牙菲力普二世的统治时期(1556-1598)。那不勒斯王国也在他统治之下。他是一个极端天主教徒,对福朗德(北部信奉耶稣教)采取高压与重税政策,激起民变,衍变成全民性的革命战争。一五七二年起,福朗德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封建统治者西班牙开始进行战斗,北部七省在一五八一年宣布独立。​

  • ◎拿“田地当姓用”,表示一个人有了地主身份,基本上取得了贵族资格。​

  • ◎皮阿斯特,西班牙流行的一种通货,后文说六十万皮阿斯特合三百二十一万法郎,一个皮阿斯特当时等于五法郎三十五生丁(分)。​

  • ◎意大利强盗永远不离的有两样东西:他的枪,为了保护他的生命;圣母的肖像,为了拯救他的灵魂。有了这两样东西,他一生打家劫舍,也就心安了。没有比这种残暴和迷信的混合更可怕的东西。​

  • ◎阿布鲁日,意大利半岛的山地,包括四省,中部沿东海一带都是。​

  • ◎巴塞罗那,西班牙临地中海的重要港口。​

  • ◎欧纳,法兰西古尺,约合一点二公尺。​

  • ◎墨西哥从十六世纪初叶起,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和那不勒斯王国一样,由总督统治。但是墨西哥人民是不甘屈辱的,从西班牙的血腥统治开始,就在不断起义中对暴政进行斗争,终于在十九世纪初叶脱离了西班牙的羁绊。​

  • ◎炼狱是基督教的一种迷信,认为正人君子可不必下到地狱去,但因为他们在人世有些小小的罪孽,所以进天国之前,先要在炼狱把罪孽消除干净。​

  • ◎“戴白头巾”就是女修士。海兰一直是以住读生的名义住在修道院的。​

  • ◎申请进修道院做修士,须经一年考验,在这期间,她被称为祈人,依照本笃的指示,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两个月,第二个阶段六个月,第三个阶段四个月。海兰认为自己有资格争取缩短考验期限为半年。做女修士要发三个愿:一,贫穷;二,贞节;三,服从。​

  • ◎阿尔卑斯山,横亘意大利北境的山脉,所以“阿尔卑斯山以北”,意思是指法兰西和其他以北的国家,特别是法兰西。​

  • ◎忏悔间,是天主教信徒对忏悔教士做生活报告的地方,通常是隔成三小间,每小间仅可容纳一人,教士坐在当中一间,听两边跪着的信徒忏悔。除非女人生病,否则教士不许在另外的地点听女人忏悔。某些教徒,像司汤达在这里指出的,日常无恶不作,只要到忏悔间一忏悔,就算清白了、“结束”了,然后,再胡作非为。​

  • ◎乌迪内,在威尼斯的东北。​

  • ◎狂欢节,基督教的热闹节日,从三王瞻礼那一天(一月六日)起,一直到“斋祭”(carême)四十天的第一个星期三“圣灰节”为止。因为“复活节”(从三月二十二日到四月二十五日,其中任何一个星期天有做“复活节”的可能)的流动性很大,所以“斋祭”四十天也就因年而异。总之,海兰和齐塔狄尼第一次发生关系是在十一月,如今隔了三个月,应当是在第二年初春。​

  • ◎红衣主教法尔奈斯(1520-1589),教皇保罗三世的侄子,红衣主教的领班,大权在握,一直准备自己当选教皇,但是,由于佛罗伦萨方面暗中反对,始终未能当选。​

  • ◎日兰提(Zelanti),意大利文,意思是“热心的”。十六世纪初叶出现了若干教宗,站在天主教立场,对外反对宗教改革,对内主张严守教规,例如耶稣会教士、基耶提教士等等。当时,格莱格瓦十三左右的重要人物就是这些教宗的教士。野心勃勃的红衣主教法尔奈斯迎合时尚,自然要“给自己造出”可怕的性格。​

  • ◎波代司塔,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城市的行政首长。​

  • ◎隆齐里奥奈是法尔奈斯的采邑,和卡司特卢一样。​

  •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作为西班牙国王,称号是查理一世。在政治上,他和教皇是矛盾的,但是在对付异教徒上,都同样严厉。他的儿子菲力普二世即位之后,大力支持宗教裁判所,被他烧死的异教徒有好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