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6/12页)

“忘记告诉你了,我们编辑部的岸边小姐,和曙光造纸的宫本先生在交往哦。”

“果然。我就说嘛,他们来店里时看起来很投缘。”

“嗯,你的洞察力总是那么敏锐。”

马缔和香具矢笑着挥手告别。

后来成为业内传说的“神保町玄武书房之地狱式留宿大作战”,实际长达一个月之久。

马缔和岸边几乎一直驻扎在编辑部,偶尔回趟家,也只是拿上换洗衣物就赶回公司,甚至没有时间和妻子及恋人好好说上几句话。

对佐佐木和兼职学生,马缔无数次劝说“不要勉强”,敦促他们回家。然而,众人都不肯轻易点头,仿佛连续几天或者一个星期驻扎在编辑部是理所当然一般,大家都默默地努力赶工。

“我来核对就是,你们都给我乖乖回家。”

荒木因为夫人去世已久,反正孤身一人,索性领头揽下大量工作,整整一个月都没有回过家。

问题是弥漫在编辑部里的臭气。此时的辞典编辑部可谓人丁兴旺,而窗户却被书架挡住,人的体味、大量纸张产生的粉尘以及油墨的气味混杂在一起,空气混浊不堪。身在编辑部时,因为大家都被这种气味所包围而没有察觉,一旦外出就餐归来,面对蒸腾而起的臭气,每个人都蹙眉屏息。

虽说季节已渐渐接近冬季,但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的入浴,并且清洗衣物。

玄武书房的主楼配备有小型淋浴房供职员使用,但近来其他部门的人员不断投诉“早晚都被辞典编辑部的人占用”,于是马缔等人决定去神保町唯一一间古旧的公共澡堂。因为辞典编辑部的光顾,澡堂一时间生意兴隆,老板也喜笑颜开。

“不过,那里没法洗衣服啊。”

用毛巾裹着洗好的头发,素颜回到编辑部的岸边,深深地叹了口气。

尽管神保町一带是学生出没的街道,却找不到投币式洗衣房。

“虽然这附近有好几所大学,但住在神保町的学生其实并不多呢。”

“对啊,更没人会在淘旧书的时候顺便洗衣服吧。”

“而且喜欢旧书的人都跟植物似的,对洗衣服没什么兴趣吧。”岸边和佐佐木在一旁自顾自地讨论起来。

我虽是旧书爱好者,但我并非植物而是杂食动物。马缔在心中抗议。去旧书店淘书的时候,自然满脑子都只想着书。这种时候还惦记着洗衣服,简直是注意力涣散,根本不能称作合格的旧书爱好者。马缔偷偷嗅了嗅自己的袖口,自认为没有异味,但也不敢断定。

最后,众人自发性地搞起了“洗衣值日”。只要把衣物放进大袋子里装好,“洗衣值日生”便会轮流负责,每隔几天便收集一批衣物,拿去春日或本乡的投币式洗衣房清洗。洗衣费由使用的人均摊。但内衣裤无法统一洗涤,只能买新的换,或者去厕所洗。女性阵营甚至购买了晾内衣用的架子,放在玄武书房副楼的女厕所。男性阵营则在书架之间搭一根棍,把内衣裤晾在棍子上。悬挂的内裤仿佛万国旗一般飘扬在编辑部,不用说,遭到了女性阵营的一致恶评和指责。

“现在是非常时期,还请大家谅解。”

马缔向各位女性成员低头致歉,承诺一旦晾干便立马回收,总算平息了编辑部内的不满情绪。

全体总动员核对四校的同时,马缔还与曙光造纸的宫本及技术人员一起,去了好几趟印刷厂。辞典不仅页数多、发行量大,由于使用非常薄的纸张,印刷时需要精密的技术以及细致的操作。在正式付印之前,印刷厂使用“极致纸品”反复进行试印。

根据油墨调配的微妙差异,印刷在纸张上的吸附程度、色泽以及浓淡也会相应变化。怎样的油墨配方最适合“极致纸品”?如何调整印刷机械才能印出适宜阅读的效果?马缔和印刷厂、造纸厂反复商讨,有时还会亲自到工厂,直接向熟练工请教。

印刷方面的细节刚刚敲定,马缔又被出版社的设计师叫了去。负责《大渡海》装帧的是玄武书房装帧部一位四十多岁的男设计师。因为他不分季节总是身着红色T恤,于是得诨名曰“红衬衫”。不过,和夏目漱石的小说《哥儿》里那个“红衬衫”不同,他虽是个怪人,却个性爽朗。

在西冈的鼎力协助下,《大渡海》的宣传计划成了玄武书房的大工程。配合发行时间,在车站张贴的宣传海报,以及委托书店派发的宣传手册等等,必须统一视觉效果。为此还专门请了广告代理商,构思了一系列宣传策略。而“红衬衫”肩负着最为关键的《大渡海》装帧,自然是铆足了劲儿。

“马——缔!”马缔刚踏进装帧部,“红衬衫”便飞奔而来。

“完成了!完成了!《大渡海》装帧的最终稿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