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生的哲学思考析《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第4/4页)

关于艺术的特征和本质问题,歌尔德蒙—黑塞还说:“艺术是父性世界和母性世界的结合体,是精神和血肉的结合体;它可以从最感性的事物出发引向最抽象的玄理,也可以始于纯粹的思维世界止于血肉之躯。一切真正崇高的艺术品,一切并非只能哗众取宠、充满着永恒的秘密的艺术杰作……一切地地道道的、毫不含糊的名家精品,全都无不有着(像夏娃母亲那样)危险的、笑意迎人的阴阳脸,全都雌雄同体,全都是冲动的性感与纯粹的精神并存。”这一段话,道出了艺术作品的精神与血肉也即神与形的关系。结合前边的神秘说来看,自称“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名骑士”的黑塞,在美学思想上似乎是格外重视艺术作品的含蓄、神似和神形兼备这些特质的。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这部小说本身,就具有含蓄而富于神秘色彩的特点,读来耐人寻味。

再如,关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关于艺术的净化作用,关于艺术典型的产生,关于艺术家自身的矛盾,关于美与丑、欢乐与痛苦的辩证关系,关于死亡之美等等,书中也以独特的方式作了探讨,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就留给读者自行去鉴赏、品评吧。

至于小说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儿也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解说。笔者只想强调一点,就是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也可看出,作者黑塞受我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老、庄的影响确实很深。黑塞自己说过,老子的思想在长时间里对于他乃是“最重要的启示”;而《道德经》则被他“当作是当今世界最需要的那本政治著作”。9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完稿后的次年即1931年,黑塞就迁居瑞士山村蒙塔娜拉长期过隐居生活。在这位托马斯·曼所谓的“田园诗人”身上,我们似乎也可发现我国古代那些寄情于山水林泉的隐逸诗家的影子。尤其是小说中的歌尔德蒙—黑塞,更对功名利禄、事业学术乃至市民阶级安定平庸的生活鄙弃到了极点。他终生浪迹江湖,自然无为,随遇而安,生死荣辱早已置之度外,唯一的向往和追求的只是那“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笔者甚至倾向于认为,书中也包含着庄子的等齐生死的思想。因为,歌尔德蒙不仅发现,“死和欢娱是一回事”,生活之母“既是幸福之源,也是死亡之源”;而且,在他想象的死亡的图画中,“死亡的乐曲应与刺耳的铮铮白骨之声迥异,不仅不严峻刺耳,而且简直甜美迷人,恰如母亲对游子的召唤……当死亡靠近的当儿,生命的油灯显得更明亮,更温暖。”小说结尾,歌尔德蒙确如游子回到母亲怀抱中似的,安然而幸福地死去了。至于他那从修道院的虔诚学生发展为流浪汉、异教徒、艺术家的一生,也可算一份绝智弃圣的宣言书。

赫尔曼·黑塞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充满精神危机的欧洲,加之深受东西方消极悲观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他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一书中,便时常发出了世道艰险、人生易逝、事业与享乐不可兼得的慨叹,整个小说因而充满了悲凉凄婉的情调。这一点辅以作者那诗一般含蓄、优美而又富有激情的笔致,就产生出一种特殊的魅力。除去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这一特殊魅力乃是小说吸引和打动世界各国万千读者的又一原因。在越南战争结束前后的美国,《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曾风靡了一代青年读者。今天,在我国,它也得到不少读者特别是年轻朋友的喜爱,笔者因此感到有必要撰写此文,谈谈对自己这部译著的理解;浅陋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杨武能

1 当初陶雪华同志的封面设计受到了我的一些了解小说内容的德国朋友的赞赏。

2 199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拙译《格林童话全集》,受欢迎的程度超过了赫尔曼·黑塞的这本小说。

3 黑塞出生在德国施瓦本地区的卡尔夫镇;弗洛伊德出生捷克,在维也纳创立了他的精神分析学。

4 引自《黑塞全集》第11卷,第80页。

5 Adrian Hsia:《Hermann Hesse und China》第260页。

6 参见小说中译本序言第23页。

7 参见苏联科学院编《德国近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第890页。

8 引自《黑塞全集》第11卷,第80页。

9 《Hermann Hesse und China》,第270页。